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反思列寧格勒封鎖

2014年1月27日

70年前的今天,列寧格勒封鎖正式結束。歷史學家甘岑米勒(Jörg Ganzenmüller)講述二戰中德軍封鎖列寧格勒的目的和所犯下的罪行。

https://p.dw.com/p/1AxjD
Leningrad Belagerung Wasser Alltag
圖片來源: imago/ITAR-TASS

(德國之聲中文網)那時列寧格勒的民眾被德軍圍困了大約900天。這也是他們飽受飢餓和嚴寒摧殘的900天。1941年9月8日,德國人包圍了當時的列寧格勒--也就是今天的聖彼得堡城。但是,希特勒並不打算佔領當時蘇聯的這一第二大城市。他打算慢慢餓死那裡的居民。

隨後,圍城內的人們就開始了尋求生存的鬥爭。很快的,他們就開始吃一切能吃的東西:煮皮革、把牆紙上的漿糊刮下來吃掉,甚至連貓和老鼠都不放過。再後來,人吃人的一幕就開始上演。大約100萬民眾被餓死或凍死。直到1944年1月27日,也就是70年前的今天,蘇聯紅軍才成功解除了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包圍。德國耶拿大學歷史學家甘岑米勒仔細研究過這段歷史。他向德國之聲講述了這一歷史悲劇在反思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民眾所經受的苦難。

德國之聲:列寧格勒的市民是怎樣迎來封鎖結束的那一天的?

甘岑米勒(Jörg Ganzenmüller):封鎖是通過兩個階段才被完全解除的:1943年初,蘇聯紅軍在封鎖線中間成功的開闢了一條通道,大大改善了這座城市的食物供給。但最後徹底突破封鎖的那一天是1944年的1月27日,為此戰士們鳴槍慶祝。當時城裡的人們肯定是沒有力氣在街道上歡歌起舞,但全體市民終於能夠松一口氣。直至今天,這個日子仍然清晰的被保存在人們的文化記憶中,再加上聖彼得堡每年為此舉行的大型慶祝活動都能夠說明這一天的重要意義。

Historiker Jörg Ganzenmüller EINSCHRÄNKUNG
歷史學家甘岑米勒(Jörg Ganzenmüller)圖片來源: privat

德國之聲:在德國,人們對封鎖列寧格勒的記憶並不深刻,是什麼原因呢?

甘岑米勒: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紀念德蘇戰爭的地方都是那些許多德國人遇難的地方。所以,史達林格勒戰役一直是德國人記憶中的神話,那是"德國人的受難史"。直到80年代,人們對德軍的罪行幾乎閉口不提。封鎖列寧格勒也曾被看作是戰時的常規手段。人們不願去想,當時(德軍)不是要佔領列寧格勒,而是要讓那裡的市民全部餓死。

德國之聲:那麼如今人們又是怎樣面對這一話題的呢?

甘岑米勒:一方面,兩德統一後,東西德對列寧格勒封鎖的看法也得到了統一。東德在這個問題上的反思比西德更多。比如說,東德學校的教科書中也對此有所提及。此外,第二屆二戰德軍展對於列寧格勒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這個展覽把德軍封鎖的策略歸類為其"滅絕政策"的組成部分之一。如今,媒體對(列寧格勒)封鎖的關注程度更高。2001年,時任德國聯邦總理施羅德和普丁共同向聖彼特堡封鎖紀念館敬獻了花圈。

德國之聲:您的書中寫道,封鎖列寧格勒是德國滅絕政策的一部分。德國當時有怎樣的目的?

甘岑米勒:列寧格勒在德國入侵蘇聯的過程中,很快就成為了次要的戰場。這座城市對於德方來說基本只有後勤補給政策上的意義。因為德軍在入侵蘇聯的時候,希望用蘇聯本地的資源供養部隊。人們一開始就算好了,只有讓蘇聯人挨餓,德國軍人才有糧食吃。為此,蘇聯大城市的民眾被視為無法養活的人群。1941年夏天,德軍開始面對供應補給短缺的時候,就表示無法還養活一個300萬居民的城市。

Leningrad im zweiten Weltkrieg
列寧格勒市民曾飽受戰爭之苦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打算佔領這座城市嗎?

甘岑米勒:這很難說。但希特勒曾發布過明確指令把列寧格勒夷為平地。這其中的問題就是:城裡的居民們該怎麼辦?對此沒有明確的表態,最初人們曾考慮過將這裡的居民驅趕出城。當德軍站在列寧格勒門前的時候,發現驅趕居民的計劃行不通,但同時又不想養活他們。所以,就將消滅戰略轉變為包圍戰略,最終目的就是滅絕這裡所有的居民。

德國之聲:希特勒為什麼偏偏要摧毀列寧格勒?

甘岑米勒:他的主要目的是摧毀蘇聯所有的大城市,特別是該國中部和北部的城市。他經常同時提及莫斯科和列寧格勒。

德國之聲:列寧格勒的遭遇在多大程度上是二戰德國軍戰爭罪行的範例之一?

甘岑米勒:德軍的飢餓政策在兩方面執行的由為突出:一個是在列寧格勒,另外就是在對待蘇軍戰俘方面。這是德軍指揮犯下的罪行。所以這也是德軍罪行的一個明證,而不是其他什麼像納粹黨衛軍那樣的組織。

採訪對象簡介:甘岑米勒在德國耶拿大學教授東歐歷史。他出版過關注列寧格勒封鎖的書籍和學術文章,探討這一歷史事件在德國及俄羅斯反思文化中的地位。

採訪記者:Marie Todeskino 編譯:任琛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