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一致同意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

2012年1月23日

27個歐盟成員國的大使在歷經數周的有關石油禁運細節的談判之後,終於在1月23日早晨布魯塞爾的會議中就此達成一致。

https://p.dw.com/p/13oY3
美國國防部宣佈美國林肯號航母圖片來源: AP

為了向伊朗的有關核活動施加壓力並使德黑蘭重回談判桌,歐盟於本周一已一致同意對伊朗實施石油禁運。禁運令將從今年7月1日生效,三個月後歐盟就將不再從伊朗進口石油。歐洲國家不能再對伊朗石油工業進行新的投資。

迄今最嚴厲的制裁

"這是一個重要的決定。該決議將有利加強對伊朗的制裁。"英國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表示,"基於伊朗長期以來違背安理會決議,並拒絕任何有意義的談判的事實,這一決議是合理而必要的。"

--- DW-Grafik: Olof Pock/Per Sander 2012_01_03 iranoelembargo_Ölexporte.psd

在這份有史以來有關伊朗核問題最嚴厲的制裁決議中,歐盟計劃削弱伊朗在核能領域的資金,將伊朗中央銀行以及多家商業銀行納入制裁範圍,並禁止歐盟境內的個人或組織投資或進口伊朗石油製品。

該決議還包括禁止與伊朗進行黃金,鑽石等貴重金屬貿易。

針對伊朗央行的凍結決議,如同有關石油的禁運一樣,是為了減少德黑蘭的能夠用於核活動的資金。但這一凍結決議將是有針對性的,"並會保證合法貿易的通暢。"

因為德國目前仍在伊朗有26億歐元的未償還貸款,德國政府特別對此決議的金融凍結部分表示了關注。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Catherine Ashton)表示,與此同時,參與伊朗核問題談判的各方仍期待德黑蘭能夠重返談判桌,以重起自去年一月陷入僵局的有關談判進程。

她說,"這一制裁的最終目的,是借此向伊朗當局表示我們對此事件的嚴肅態度和我們對其回歸談判桌的迫切要求。各方的談判不會只是紙上談兵:會議並不是藉口,而是機遇。"

制裁伊朗的經濟代價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人員對法新社表示,該制裁決議中原油禁運的部分將對對國際油價敏感的希臘,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國造成較大的經濟影響。而具體的程度還要等到近期才能作出評估。

由於希臘目前三分之一的石油進口來自伊朗,也同該國有著優惠性合約,這一制裁必然對已經負債纍纍的希臘經濟造成更大打擊。

據稱,希臘此前希望能夠將7月1日的期限延長至一年。然而當這一願望未能實現之後,希臘不得不在近期開啟新一輪緊張的談判以尋找新的來源。

伊朗每年20%的石油出口去向為歐盟,而主要購買國為希臘,西班牙和義大利。在2011年的前10個月中,歐盟日均進口伊朗原油60萬桶,是僅次於印度和中國的伊朗石油購買國。根據歐盟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九個月中,伊朗的原油分別佔據希臘34.2%, 西班牙14.9%和義大利12.4%的原油進口來源。

西班牙外長馬加羅(José Manuel García-Margallo) 表示,雖然西班牙已經找到了替代國,"西班牙因此做出了很大犧牲。"他補充道,"我們希望體現我們對和平與穩定的堅定支持。"

這一制裁決定,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稱伊朗正非常接近獲得核武器的情況下做出的。

氣氛日益緊張

在德黑蘭日前威脅將因戰略需要封鎖海上通道之後,美國國防部宣佈美國林肯號航母已穿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波斯灣。

在西方對伊朗核項目進展的反應日趨緊張的同時,英國國防部宣佈已經派出一艘皇家海軍護衛艦,與法軍艦艇一同加入林肯號航母編隊的任務執行中。

歐盟目前凍結了433家企業和113個人的資產,並限制了對伊朗石油與天然氣行業的投資。

歐盟各成員國正在積極尋找能夠與德黑蘭競爭的石油出口國。目前相關國家已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協議,而利比亞也將逐步恢復石油產能。

來源:法新社 編譯:沈華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