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財政困境:英法只想保住便宜

Bernd Riegert2005年6月17日

在周四和周五的峰會上,歐盟各國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將就陷入僵局的歐盟2007至2013年度的財政預算草案進行討論,力求消除分歧,達成共識。1984年,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法國楓丹白露舉行的歐盟峰會上為英國爭取到減少攤款比重的優惠待遇,理由是英國得到的歐盟農業補貼遠不如法國多。從1985年起,英國平均每年少向歐盟繳納46億歐元。

https://p.dw.com/p/6nCR
歐盟財政機制走進了死胡同圖片來源: dpa

在專業人士看來,幾十年形成的歐盟預算機制暴露出嚴重的結構問題和不合理的地方。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歐盟各國每年都為預算問題爭執不休。後來,歐盟引進了制定7年財政預算的辦法來延緩矛盾周期。目前所討論的是2007至2013年的財政預算問題。如果本次峰會以失敗告終,那麼各方到2006年三月前還有時間繼續討論,以求按時完成預算。

歐盟的財政預算呈下降趨勢。10年前,它還相當於歐盟國民生產總值的1.2%,如今只佔1%。 歐盟的六個淨出資國要求將歐盟預算就固定在佔歐盟國民生產總值1%的比例。雖然比例不變,但由於國民生產總值在增長,到2013年,歐盟預算的淨額還是在增長。歐盟預算大部分來自攤派給各國的款項,按成員國在歐盟國民生產總值中佔的比例而定。富裕的國家繳納得多,經濟差的國家可以得到援助。德國基社盟的預算專家費爾伯在歐盟議會表示:

「一開始這是一個合理的辦法,但從英國享受攤款優惠可以看出,這個機制不合理,因為某種農業結構下的國家受到了照顧。法國,丹麥,西班牙是歐盟農業政策的主要受益國。「

從國家本身的富裕程度來看,英國應該是最大的歐盟出資國,但眾所周知,它卻從1984年起得到了攤款方面的優惠,這樣,英國每年向歐盟繳納的款項為27億歐元,排在第二位。排名第一的德國每年則要繳納月76億歐元。法國從布魯塞爾那裡獲得了大量的農業補貼,這樣,它只是一個「很小「的淨出資國。從數量上看,小小的荷蘭比法國出的錢還要多,因此許多荷蘭人對此非常不滿。總體來看,這一制度非常複雜,並不能反映各成員國真正的經濟實力。

在歐盟支出方面,70%的預算流向農業補貼和對歐盟貧困地區的補貼。負責歐盟工業政策的德國歐盟委員費爾霍伊根認為應當改變政策,他說:

「現在已經到了改變政策的最後時刻。我們必須將資金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促進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推動革新。目前的農業補貼政策是2002年才定的,布萊爾也是參與了的。那法國現在當然要堅持這項補貼政策了。「

據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歐盟支出中只有很少的部分真正用到了實處。只有在貿易政策,競爭監督,內部市場治理,越境交通政策,難民政策和外交政策上,歐盟對資金的使用才優於各國政府。但這些領域的支出只佔歐盟預算的很小一部分。基社盟預算專家費爾伯認為,在歐盟擴大,收入卻在減少的情況下,必須盡快改變歐盟支出的結構:

「如果看看目前的這場爭論,包括英國得到的優惠以及其它淨出資國得到的優惠,我們必須承認,現在的機制已經走進了一個死胡同。我認為目前有關財政預算的討論走不出困境,必須重新開始。「

但是,一直享受補貼的各國政府,農民和地區已經習慣於接受布魯塞爾的援助,在政治上進行調整將會非常艱難。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