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擴展的艱難歷程

2003年4月16日

從去年12月歐盟哥本哈根峰會以來,10個國家於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加入歐盟就已經成為定局。這些國家是:愛沙尼亞,拉托維亞,立陶宛,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和馬爾他。周三(4.16.)在雅典舉行的歐盟峰會上,上述10國將簽署入盟協議書,然後由歐盟各個新老成員國在未來數月之內,批准入盟文件。以下是本台記者達曼發來的背景報導:

https://p.dw.com/p/3V0A
匈牙利公民85%贊同加入歐盟圖片來源: AP

2002年12月中旬,當丹麥首相安德斯-佛格-拉斯姆森宣佈歐盟拓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侯,他欣喜地表示:「我向所有新的成員國表示歡迎,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的家庭中來,我們的新歐洲誕生了!「」我們終於結束了兩次災難性的世界大戰與冷戰的一頁,代之以統一歐洲的共同使命。」

歐盟各成員國國家與政府首腦正式邀請來自東歐與東南歐的十個國家加盟。


擴展基石奠定在哥本哈根

看看十年前的哥本哈根。1993年夏天,在丹麥結束擔任輪值歐盟主席國的時侯,歐盟各國與政府首腦為歐盟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拓展奠定了基石。當時,他們制定了所謂哥本哈根標準,所有願意加入歐盟的國家都必須滿足這些標準,如在政治方面要求穩定,民主,法治的國家原則和保障人權;另一方面要求實行功能完備而具有競爭力的市場經濟。每一個中歐和東歐國家,只要滿足這些標準,歐盟的大門對於他們就是敞開的。這就是當時哥本哈根峰會要傳達的宗旨。

當時,歐盟已經與三個國家簽訂了所謂歐洲協議,其中含有不具約束力的加盟的允諾。這三個國家是:匈牙利,波蘭和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又和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簽署了相同的協議。到1995年,簽訂類似協議的國家名單中又加上了波羅地海三國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一年以後,斯洛維尼亞也加入進來。

在願意加盟的國家名單上,除去中歐東歐前共產主義國家外,還有三個候選國,其中兩個是地中海的島國,即馬爾他和塞普勒斯,另外一個是土耳其。但其時,人們對土耳其加入歐盟還持極大的保留態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另外一個問題被提了出來:是否應該分期分批地接納願意加盟的國家?還是應該同時展開和入盟候選國,然後按照各自談判的進程,決定加盟的時間。直到1998年,歐盟才決定同時和12個加盟候選國展開具體談判,唯一被排斥在外的是土耳其。

這個決定當時也得到了德國柯爾政府的鼎力支持。在結束了他16年的執政歷史之後,柯爾是這樣來歸納他的政府所實行的歐洲政策的。柯爾說:

「對於我說來,政治上的想像力和使命感同時意味著你必須超前思維,而在這種超前思維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我們作為今天歐盟中的歐洲人必須能夠恪守我們對中歐,東歐與東南歐那些國家所作的承諾,他們正期待著成為歐洲的一部分。」


歐盟自身必須改革

為了恪守這樣的諾言,歐盟自身卻也必須實行改革,以使這個屆時將擁有25個甚至更多成員國的實體保持運作的可能。比如此前實行的全票決議制度不可能再維持下去,假如所有國家在所有領域都具有實際上的否決權的話,歐盟將最終喪失自己的決策能力。同時有必要實行其它方面的改革,比如農業補貼這一沉重的問題,許多加盟候選國的經濟帶有強烈的農業經濟色彩,假如保持對農業的高額補貼的話,歐盟將陷於破產。


柏林峰會做產鋪墊

為使歐盟能夠適應拓展的需要,1997年的柏林峰會邁出了第一步。當時決定實行的所謂「2000規劃」戰略成為三年之後歐盟尼斯峰會的基礎。2000年六月,德國總理施羅德在動身前往法國南部的時侯,充分意識到自己肩負重任。施羅德說:

「15個成員組成的歐洲必須到2002年年底,2003年年初具備擴展的能力。這是我們給自己規定的義務,我們必須在尼斯滿足這個義務。」


尼斯峰會爭執不休,布魯塞爾峰會搬開絆腳石

但尼斯峰會竟成為一次令人心力交瘁的馬拉松式的會議,雖然最終決定了改革的大部分內容,比如規定了未來可以以多數原則形成決議的範圍。但其它重要問題比如農業補貼這一難題,卻依舊沒有得到解決。直到2002年秋季的布魯賽爾峰會上,各國國家與政府首腦才就此問題達成共識,規定了補貼的上限,同時做出決議,新加盟的各國農業只能一步一步地獲得全額補貼。

至此,歐盟通往擴展道路上的最後一塊來自內部的絆腳石被搬開了。同時,那十個候選國到2002年底,也都相繼完成了自己的所謂「家庭作業」。歐盟負責擴展的專員費爾霍伊根據此向歐盟推薦接收這些國家加盟。

其間,下一輪歐盟擴展計劃也已經初具雛形。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雖然這次不在入選之列,但到2007年,它們必須滿足加盟條件。也許屆時還會涉及到更多的國家,比如土耳其。這個國家的加盟申請將於2004年再度接受審核;而克羅埃西亞雖然提出加盟的申請很晚,但它卻在以極高的速度推進各項改革。


歐盟的大門繼續敞開

儘管歐盟近在咫尺的擴展還需要更大的努力方能成功,但通向歐盟的大門卻不會在2004年5月1日嘎然關閉。德國外長菲舍爾就反對歐盟擴展的人進行了如下的反駁:

「......歐洲因此得到的安全,得到的經濟上的發展,卻是任何金錢也買不到的。所以它的擴展是符合我們的利益的,是符合我們子孫萬代的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