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峰會討論對華「十點計劃」

2019年3月21日

歐盟峰會除英國脫歐議題外,還將討論對華關係以及相關的「十點行動計劃」。歐盟希望達成共同立場,為4月9日布魯塞爾「歐中峰會」做準備。

https://p.dw.com/p/3FRih
Frankreich, Straßburg | Europäisches Parlament & EU-Flagg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K.J. Hildenbrand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歐盟委員會推出一份戰略文件,其中將中國描述為夥伴、經濟競爭者和"體系對手"(systemic rival)。本周四(3月21日),歐盟成員國首腦將對該戰略文件中提出的十點行動計劃進行討論和表決。

該戰略文件稱,歐盟的主要目標有三個:

  •    在明確定義的利益與原則基礎上,歐盟應深化與中國的互動以便在全球層面上推動共同利益。
  •    歐盟應積極尋求主導經濟關係的更平衡和對等的條件。
  •    為保持長期的繁榮、價值與社會模式,歐盟自身需要調整,以應對變化中的經濟現實,加強內部政策和工業基礎。

這十點行動計劃中包括確保關鍵數字基礎設施安全、就5G網路的安全性達成歐盟共同立場;關注對關鍵資產、技術和基礎設施的外國投資所構成的安全風險,成員國應迅速落實相關規定以篩查外國直接投資。

此外,行動計劃內容還涵蓋:在聯合國三大支柱--人權、和平與安全、發展方面與中國加強合作;氣候保護方面,呼籲中國在2030年以前達到排放峰值;伊朗問題上加強互動;落實"歐亞互聯互通戰略",以維護歐盟在夥伴國的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良政(good governance)方面的利益;世貿組織改革,實現更平衡和對等的經濟關係;推動在華採購機會的對等和開放性;維護勞工與環境的高標準,制定外國競標者以及外國產品在歐盟採購市場的指導性原則;應對外國所有權或資金在歐盟市場上的扭曲行為。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貿易專員馬爾姆斯特羅姆(Cecilia Malmstrom)周四(3月21日)在美國商會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國際經濟秩序已經發生改變。"中國已崛起成為經濟和地緣政治的競爭者以及體系競爭者。"馬爾姆斯特羅姆還表示,在全球問題上,歐盟時常與美國意見一致,但對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看法卻不盡相同--包括美國對歐盟產品的關稅以及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戰。

歐中研究中心專家弗裡曼(Duncan Freeman)向路透社表示:"過去,對歐盟而言,要在對華政策上形成明確戰略,是極為困難的。過去的政策文件在戰略上並不是連貫的。如今看到對此有了明確的努力。"

歐中雙邊貿易額每天超過10億歐元。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商品和服務市場,僅次於美國。

不過,路透社評述說,歐盟任何新政策的落實可能都是複雜的,特別是在成員國希望吸引中國投資的情況下。義大利計劃加入中國金額巨大的一帶一路基建項目。與此同時,自由貿易國家愛爾蘭、瑞典和荷蘭則反對商貿關係中的任何限制。德國的立場將十分重要。在有時向中國施壓要求公平競爭的同時,柏林與北京也保持著緊密的經貿關係。

苗子/葉宣(路透社、德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