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盟對華新戰略:要更多拿下公共招標項目

2006年10月23日

歐盟出台的新一輪中國戰略可以概括成一項純貿易文件。它的核心內容是敦促中國今後在招標公共項目時,更多顧及來自歐盟的企業。與此同時,歐盟還在加強對來自中國產品是否傾銷進行監督和懲罰。本周二,歐盟委員會將正式公佈這一對華貿易新戰略。屆時,中國公共項目的招標市場必須開放,開放的程度較之目前必須有明顯提高。

https://p.dw.com/p/9HV5
中國草莓已佔歐洲果類加工市場的20%圖片來源: AP

歐盟新出台的「中國戰略」指出,中國公共項目的招標市場必須開放,開放的程度較之目前必須有明顯提高。2009年前,中國應簽署世貿有關政府操作規範協議,這份1994年推出的協議,規定簽字國家不得在公共項目招標中歧視或虐待外國公司。該協議還包含了有關解決有爭議事件的條款。根據世貿組織的估計,全球公共領域項目投資佔生產總值的10%至15%。

新「中國戰略」不僅在公共項目方面向中國提出新的要求,它還呼籲,中國應繼續向歐洲的出口商和投資者開放市場。該文件寫道,僅有政府遵守世貿協定還遠遠不夠,在執行世貿協定的過程中,仍有很多漏洞和不足之處;指責中國發放本應禁止的補貼,通過低息貸款扶持不良運作的企業。歐盟委員會再次強調,中國不僅為打擊剽竊智力產品立法,同樣重要的是,必須做到嚴格執法。中國合作夥伴不得向來自歐盟的企業強行要求轉讓技術細節資料。

歐洲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出口歐盟的貿易總額佔中國總出口額的20%。數天前,歐盟貿易委員曼德森呼籲中國保證歐盟出口中國的貿易額至少保持現有水準,不可減少。雖然歐盟同中國的貿易中頻頻出現逆差,但中國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仍然被歐盟企業視為潛在的消費力量。歐盟向中國的出口量自2000年到2005年增加 了69%。


歐中關係並不在變好

雖然如此,過去一段時間來,歐中關係沒有變好,而是相反。中國產品大量出口歐洲國家,引發當地企業,尤其是勞動強度大的企業,產生恐慌。不久前,歐盟對來自中國的皮鞋因傾銷強征16%的懲罰性關稅。剛剛過去的周末,歐盟承認,給來自中國的冰凍草莓強征34%的關稅,同樣是因為反傾銷,這回是波蘭草莓農民抗議飯碗被砸。中國草莓出口歐盟量激增,目前已佔歐洲水果加工市場的20%。加工工業強調,沒有中國的草莓,果醬等成品的價格便會上升,而且來自波蘭的草莓供應很不可靠,數量也遠遠不能滿足加工工業的需要。根據歐盟報導,歐盟目前對來自中國的36種產品徵收反傾銷關稅。換言之,歐盟反傾銷案例的四分之一是針對中國的。

中國的企業不僅在勞動強度密集的領域較歐盟有很強優勢,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已越來越多地打入優質名牌產品市場,以品質和價格優勢取勝。這便給歐盟企業帶來新的壓力。有理由估計,歐盟針對中國的反傾銷監督還會進一步加強。

歐盟推出的新中國戰略也頭一次給自己的企業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沒有前途產品的企業及時給工人提供培訓的機會,促成他們順利轉行。歐盟本身則在這個過程中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支持,尤其支持他們前往中國的項目。歐盟委員會計劃在北京成立一個專門幫助中小企業的咨詢機構,還提出,幫助經理級人才學習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