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歌唱大賽與政治

Hsien-Chih Yang2013年5月18日

2013年第58屆「歐洲歌唱大賽」決賽,於5月18日晚間在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隆重登場。主辦單位稱這一比賽為純粹的娛樂大秀。其實,這樁歐洲歌壇盛事還從未「非政治」過。

https://p.dw.com/p/18Y26
圖片來源: DW/A. Brenner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洲歌唱大賽(Europäischen Song Contests,簡稱 ESC)"的參賽準則明確規定:"禁止參賽者的歌詞、台詞及手勢、動作具政治意含" 。其實,舉辦歐洲歌唱大賽的原始構思是有其政治背景的。

1957年,7個歐洲國家的歌唱代表到瑞士參加盧加諾(Lugano in die Schweiz)第一屆"歐洲歌唱大賽"。而11年前的這幾國曾是二戰中的敵對國。此時比利時、聯邦德國、荷蘭、盧森堡、義大利、法國和瑞士的國家廣播電台攜手合作,將這項電視歌唱比賽搬上了舞台,以此象徵各國關係的正常化。

和平:Yes,普丁:No

1982年,德國首次奪得大賽冠軍:在歐洲和平運動的高峰期,德國代表妮可(Nicole)婉轉高歌"一點點和平(Ein bisschen Frieden)",歌頌愛情、和平及友誼,十分討好,不涉輕慢或排斥其它國家的內容。但是2009年,喬治亞代表參加莫斯科主辦的歐洲歌唱大賽時,以"We Don't Wanna Put In"這首歌曲參賽。因"我們不要Put In"的諧音是"普丁"而遭主辦單位說"不(Njet)"。在"俄、格"停火不到一年的當時,這樣的文字游戲太顯而易見。

Deutschland Musik Grand-Prix Nicol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1982
妮可:"一點點和平"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而在此前兩年的那場大賽中,莫斯科也曾認為在烏克蘭參賽者-男扮女裝藝人薇爾卡.謝爾久什卡(Verka Serdjutschka)的參賽曲中聽到"再見俄羅斯(Russia goodbye)"的 歌詞而惱羞成怒。此後,這位俄羅斯家喻戶曉的電視常客就從屏幕中銷聲匿跡。

今年馬其頓的參賽代表Esma & Vlatko男女聲合唱的歌曲"帝國(Imperija)"引起爭議。批評者認為,歌曲對鄰國透露出帝國主義挑釁心態及政治霸權主張。就在希臘及保加利亞採取抗議行動之前,馬其頓搶先以"黎明前(Pred Da Se Razdeni)"這首平和的曲子取代了"帝國",給出的理由是"應觀眾要求"。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Düsseldorf Deutschland 2011 Zweites Halbfinale Israel
1998年以色列冠軍歌手丹娜圖片來源: dapd

莫斯科-同性戀禁地

1998年同性戀等性向異常者,不僅在莫斯科的處境困難,當以色列觀眾得知他們的參賽女歌手丹娜(Dana)是變性人(transsexuell)之後,保守派群情嘩然。丹娜最終奪冠,以色列和歐洲的性向異常群體:男性和女性同性戀者、雙性戀者以及變性者喜出望外,熱烈歡慶。

坊間認為:同性戀者特別青睞"歐洲歌唱大賽"。2009 年莫斯科主辦"歐洲歌唱大賽"時,俄羅斯同性戀群體在決賽當天舉行同性戀大遊行,但最後遭警察驅散。

俄羅斯首都舉辦的這場"歐洲歌唱大賽"耗資不菲、盛況空前,是歌唱大賽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一場演出。對莫斯科政府來說,成功推出一個豪華壯觀的秀場,攸關國家榮譽,豈可輕忽。

Moskauer Polizei löst Schwulen-Demo gewaltsam auf
2009俄同性戀維權遊行遭警察驅散圖片來源: AP

歐洲歌唱大賽和獨裁者

當時的總理普丁親臨排演現場,舞台上,亞塞拜然的男女合唱正在排練。3年後,亞塞拜然主辦的歐洲歌唱大賽簡直成了該國總統的家族事業:總統夫人梅赫麗班.阿麗耶娃(Mehriban Aliyeva)領銜組委會,總統女婿在決賽中場休息時登台獻唱。

2012年巴庫歐洲歌唱大賽開場數周前,歐洲媒體熱議:在一個踐踏人權的國家舉辦這樣一場娛樂盛會是否恰當?在很短一段時間裡,歐洲密切注視這個因盛產石油而致富國家的一舉一動。但亞塞拜然當局對此無動於衷,少有改變。倒是當地的人權人士、反對派陣營及獨立記者,一時間在歐洲媒體找到了發言的平台。

語言爭議及"雷娜瘋"

語言爭執"是存在歐洲歌唱大賽中的一個問題,比如在法國,偶爾就會掀起這種有點小家子氣的爭論。對法國來說,以"簡單"的英語取代"比較難"的法語,不啻是對偉大的法蘭西扇出一記響亮的耳光。因此他們特別捍衛法語作為歌唱大賽官方語言之一的主張。2008年,當法國歌星塞巴斯蒂安‧特裡埃(Sebastien Tellier)在比利時的歐洲歌唱大賽中以英語演唱參賽曲時,曾引起軒然大波。

Flash-Galerie Lena Meyer-Landrut Unser Song für Deutschland
德國美女冠軍歌手雷娜圖片來源: dapd

德國政界人士對歐洲歌唱大賽也不陌生。2011年,美女歌手雷娜(Lena Meyer-Landrut)為德國捧回歌唱大賽冠軍杯時,當時的下薩克森州長武爾夫(Christian Wulff)親自在漢諾威機場迎接自奧斯陸凱旋回鄉的雷娜。要不是第二天,當時的聯邦總統克勒(Köhler)宣佈辭職,誰知道那股"雷娜瘋"會在媒體上吹多久?!而克勒的繼任人-武爾夫,在歐歌賽粉絲腦海中停留的時間,可能會比某首大賽歌曲稍長一點。  

作者:Andreas Brenner 編譯:楊家華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