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樓盤跳水引發業主激憤抗議

2011年10月27日

本周上海發生多起因樓盤驟然跳水,已購房者包圍抗議以及怒砸售樓處的衝突事件。有分析認為,開發商掀起的樓盤降價潮可能會在中國其它地區也引發抗議浪潮。

https://p.dw.com/p/130Dj
Shanghai-Skyline_bt.jpg
上海一景圖片來源: CC/ Bert van Dijk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說,由於樓市需求疲軟以及資金周轉出現困難,一些開發商在新的樓盤項目上猛降價20%。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上海近期業主同開發商之間因降價而起的衝突正顯示出中國政府著手整頓過熱的房地產市場。據稱,中國其它城市地區也開始了樓盤降價潮。

據中國媒體報導,周三上午,大約200多名先期以每平方米1.9萬元購買綠地集團位於上海嘉定區秋霞坊房產的業主,由於開發商降價至1.1萬,一同聚集在該樓盤售樓處討要說法。

《上海日報》援引一位業主的話說:"我們遭受的損失實在太大了,難以負擔。我們要求退房。"這位業主去年以每平米1.7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住宅,但是開發商近期降價幅度達到30%。

上周末還有上百名業主在上海衝擊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他們高喊"退房、退房"的口號。浦東新區信訪辦、浦東新區建交委和警察都紛紛到現場,安撫抗議業主情緒。

一位地產分析師說,在中國其它地區開發商也開始降低樓價,這可能會引發類似的抗議浪潮。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員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開發商可能會同情這些抗議的業主,但是在遇到資金周轉難的問題時,他們只能選擇降價。她補充說,購房者在法律上找不到要求開發商退款的依據。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在周四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近期發生的多起業主圍攻樓盤的衝突事件發表評論時說,"商品房銷售價格是由房地產企業和購房人根據市場供求關係協商約定,房地產企業也應該按照規定實行一套一標明碼標價,接受監管"。

中國當局擔心樓市出現泡沫,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限制購買第二套住房、提高購房首付金額以及在一些城市試點徵收物業稅等措施。樓市的需求量也隨著這些措施的出台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與此同時,北京政府為了抑制通貨膨脹,上調利率並收緊貸款發放,也都造成房地產開發商面臨資金周轉難的問題。

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預測,未來一年中國樓市價格將下跌10%。事實上從中國全國情況分析,雖然北京方面宣佈要給樓市降溫,但是從8月9月兩個月來看,中國70個城市中仍有24個城市的新房價格在上漲,只有17個城市的房價出現降低趨勢。

訊息來源:法新社編譯:洪沙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