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桑德施耐德談中國軍事:究竟是誰威脅誰

採訪記者:安露2007年7月31日

在中國軍隊建軍八十周年前夕,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德國外交政策協會中國問題專家桑德施耐德教授。桑德施耐德教授認為,對中國擴軍、軍費開支的指責是不公正的;中國希望避免軍事對抗;台灣如果宣佈獨立,確實將成為中國發動戰爭的理由;中國制定了全球戰略,只是閉口不談而已;但中國總體上不是一個攻擊性的國家。

https://p.dw.com/p/BOWL
中國街頭的軍事海報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隨著經濟的崛起,中國也開始加快其軍隊現代化的步伐,國防預算每年呈兩位數百分比的漲幅,這一再引起西方國家的批評。特別是美國說中國在和平環境中不必要地擴充軍備,並批評中國的軍費開支不透明。您認為這樣的指責有道理嗎?

桑德施耐德:我認為這類指責是不公正的。如果將中國的國防開支與美國比較,那麼你會發現這之間有極大的差距,而且是有利於美國的差距。拋開中國的官方數字,即使按照最高的估計,中國每年拿出一千億美元用於國防現代化,而美國的相關數字是五千億。由此看來,美中之間的剪刀差非但沒有縮小,總趨勢上還在加大。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個經濟上飛速發展的國家拓展其軍事能力,也不是什麼非同尋常的事情。很多國家的發展過程都類似,美國也不例外。說中國的軍費開支不透明,這倒是事實。不過,軍事在我們這裡也不是一個注重透明的領域。

德國之聲:中國在近期內會對美國構成威脅嗎?

桑德施耐德:你將一個國家視為威脅並推行相應的政策時,它才會對你構成威脅。當然美國和中國之間有台灣的問題,這使美國的對華政策有別於歐洲。但所有跡象都表明,中國願意使棘手的問題在雙邊關係的框架內得到解決,中國希望避免可能的軍事對抗。

德國之聲:那麼反過來呢?中國是否將美國視為威脅呢?美國其實對中國已形成包圍圈,華盛頓與日本、印度結盟,與泰國保持密切的軍事聯繫,改善與越南關係,還在中亞擁有軍事基地。這一切使中國的安全政策依賴於美國。

桑德施耐德:就像您所描述的那樣,在這樣的討論中,換一個視角有時候會很有助益。如果我們站在中國的角度看問題,那麼就正像您所說的那樣,美國以這樣那樣的形式出現在中國的周邊。這使中國在安全政策上不免產生憂慮,並導致一些反過來又遭到華盛頓批評的反應。這就是國際政治中必須注意的平衡關係。在不恰當的時間說一句不恰當的話,有時候就會帶來政治後果。

德國之聲:台灣仍是中美雙邊關係中最大的挑戰。如果陳水扁利用明年大選或奧運會的機會宣佈台灣獨立,您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會兌現「反分裂國家法」的威脅嗎?美國又會做何反應?

桑德施耐德:我想美國和中國都不會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兩國的政界必須盡一切努力,使台灣不走出單方面宣佈獨立這一步,因為這對北京來說確實是發動戰爭的理由。我在北京的談話夥伴都對此表示擔憂,擔心陳水扁抓住奧運會的機會。因為他們知道,既然宣佈了不允許台灣獨立,台灣果真走出這一步,就必然要做出反應。中國官方人士明確表示,台灣比奧運會更重要。這當然是必須避免發生的衝突局面。因為這將使殃及整個東亞乃至世界經濟。

德國之聲:今年一月,中國成功進行地對空反衛星武器實驗,引起西方強烈反響。德國「世界報」稱冷戰後美國「獨超」局面結束,國際二級秩序的時代由此開始。一些西方國家批評中國加速太空的軍事化。您認為中國此舉的真實用意是什麼呢?

桑德施耐德:一顆衛星被擊落還不至於改變世界秩序。中國一方面想檢驗其技術能力,另一方面也發出了一個象徵性的訊號:將來我們也會擁有這一技術。目前還不意味著權力推移,但從總體趨勢上會朝這個方向發展。這也表明中國不以均衡的國防戰略為目標,不爭取與美國勢均力敵,中國的策略是所謂的不對稱性。比如說中國試圖在美國通訊系統的敏感環節或在潛艇可能攻擊美國艦隊的地方擴展其優勢,以此抵消美國的絕對優勢。

德國之聲:反衛星武器,核潛艇晉級,北斗導航衛星,西方媒體大肆炒作中國的軍事動作,稱胡錦濤在中國經濟崛起之後,開始推行軍事上的大國崛起。但中國一些學者卻稱中國尚未奠定大國基礎,說中國最多只能成為相當於歐洲主要國家的區域大國。您認為中國方面在隱瞞其真實意圖嗎?

桑德施耐德:回答是非常肯定的。我剛剛寫了一本書,談歐洲對中國的崛起沒有對策。中國的外交和內政策略都是本著極其實用主義的原則。中國在擁有相應的實力推行某一政策之前,對此絕對緘口不言,軍事領域如此,外交領域也是如此。中國向西方拋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之類的迷人字眼,實際上我敢肯定,中國制定了全球戰略,只是中國目前對此閉口不談。中國的學者謙虛謹慎,好像中國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是十分軟弱的,最多只能發展成區域性強國。但我們在全世界都能清楚地看到中國正在樹立自己的全球地位。一個區域國家不會在非洲如此遍佈足跡,一個區域國家也不會對拉美展開如此強烈的攻勢。但中國的精英卻非常謹慎,不公開討論中國的大國戰略。

德國之聲:如果像您所說,中國已經擁有一個全球戰略,那麼世界需要在中國軍隊面前感到恐懼嗎?

桑德施耐德:暫時不必。中國從總體上來說不是一個具有攻擊性的國家。但中國會在不久的將來利用其軍事潛力,維護其地緣政治、特別是能源領域的利益。對此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未來也許會發生目前看來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重要的是:誰對中國採取對抗的策略,將中國視為威脅,甚至是敵手,那麼歷史的經驗表明,中國最終也就會變成他的敵人。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