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更多中俄駭客瞄準德國 攻擊所求為何?

2024年5月13日

德國IT行業聯合會Bitkom指出,在德國,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網路攻擊越來越多。該機構主席霍雷德表示,攻擊的背後往往是犯罪團伙,也有外國情報機構參與其中。有些駭客是為了勒索贖金,也有人想要對能源供應或醫院等重要基礎設施造成破壞。

https://p.dw.com/p/4fmdM
Cyberkriminalität | China
圖片來源: Jakub Porzycki/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IT行業聯合會Bitkom發出警告,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駭客攻擊越來越多。該機構主席霍雷德(Bernhard Rohleder)在周一(5月13日)德國電視二台ZDF的《晨間節目》(Morgenmagazin)中表示,俄羅斯的攻擊數量在兩年內翻了一番。此外,已知的來自中國駭客的攻擊事件也增加了 50%。大約有80%的公司遭遇數據盜竊、間諜或破壞等攻擊的影響。

德國內政部長南希‧費瑟(Nancy Faeser)和德國聯邦刑事調查局BKA局長慕尼希(Holger Münch)周一公佈了《2023 年德國網路犯罪形勢報告》。德國聯邦刑事調查局指出,來自海外或者未知地點的駭客攻擊多年以來一直在增加。網路犯罪給德企造成的損失也一直在增加。Bitkom主席霍雷德表示:「僅網路攻擊造成的損失每年就高達 1480 億歐元……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背後往往是有組織的犯罪團伙,也有外國情報機構參與其中。」他還補充說,對某些駭客來說,攻擊的目的是為了勒索錢財,也有人則希望造成盡可能多的破壞,包括能源供應或醫院等重要基礎設施:「還有一些人,尤其是個人,只是想找點樂子。」

《2023 年德國網路犯罪形勢報告》指出,勒索攻擊是嚴重的威脅之一,犯罪分子會加密企業或公共管理部門的數據,以勒索贖金。2023年在德國有超過800家企業和機構報告了駭客勒索案件。報告寫道:「警方資料庫以及一些IT安全服務提供商的調查顯示,2023年網路攻擊無論是在數量和品質上都呈上升趨勢。」涉及國外網路犯罪案件比去年增長了約28%。

德國媒體上個月報導,在中國大量投資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大約十年前曾被網路駭客竊取數據,主要涉及汽車領域關鍵的傳動技術。大眾公司雖然證實,共有數千份文件被竊,但不願進一步透露細節。德國電視二台引述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技術專家循駭客的IP地址一直追溯到北京,線索指向同中國人民解放軍接近的單位,但最終仍缺乏確鑿無疑的證據。兩家媒體所詢問的專業人士,包括德國安全部門人士均認為,效力於中國政府的駭客竊取大眾公司數據的可能性非常高。在回應德國媒體的問詢時,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否認駭客事件與中國有關,稱這樣的聯繫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些人散佈的傳言和不實訊息」,並稱中國譴責任何形式的網路間諜活動。

駭客大舉盜竊德國政客數據

(德新社等)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