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時隔近半個世紀 俄羅斯再度探月

Roman Goncharenko
2023年8月11日

自從蘇聯"月球24號"探測器在1976年8月9日著陸月表之後,俄羅斯就再也沒有探測過月球。現在,"月球25號"終於升空。俄羅斯在月球競賽上,還能追趕得上競爭者的步伐嗎?

https://p.dw.com/p/4V2Po
「月球25號」是想延續當年蘇聯"月球"系列探測器的成就
「月球25號」是想延續當年蘇聯"月球"系列探測器的成就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putnik/P. Balabanov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月球25號"探測器在8月11日與遠東地區的"東方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樣的命名顯然是想延續當年蘇聯"月球"系列探測器的成就。不過,如今俄羅斯在探月方面的主要任務將是努力追趕美國、中國等競爭對手,力爭不被人甩得太遠。

去年4月,俄烏戰爭開打的幾個星期後,普丁總統就宣佈將重啟"月球"探測器計劃。"俄羅斯必須應對好太空的挑戰,從而在地球上受益。"

蘇聯「月球17號」探測器(1973)
蘇聯「月球17號」探測器(1973)圖片來源: Straube/akg-images/picture alliance

蘇聯時期的探月計劃小有成就。早在1958年,蘇聯就開始向月球發射探測器。截止1976年的"月球24號",蘇聯總共發射了三十多枚月球無人探測器,後期型號甚至還攜帶了遙控月球車,並自動採集月球表面樣本送回地球。不過,和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相比,蘇聯探月計劃就顯得黯淡許多。尤其是計劃用於載人登月的蘇聯N1火箭,在屢屢爆炸後宣告研製失敗,蘇聯最終也取消了載人登月項目。

重啟探月

2000年普丁出任俄羅斯總統後,俄羅斯逐漸重拾無人探月計劃,並且在2013年正式將首枚探測器命名為"月球25號"。

起初,歐洲空間局也是"月球25號"任務的合作夥伴,但是在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空局退出了這一合作項目。此外,"月球25號"的研製進度也嚴重延遲,各種技術問題導致研製團隊不斷變更方案,發射日期也一拖再拖。

8月11日發射升空後,探測器預計約一個星期後抵達月球。和蘇聯時期不同,"月球25號"的著陸地點並不在赤道,而在迄今探索並不多的月球南極。

科學家判定,月球南極的土壤中存在水冰。在今後的載人登月任務中,可就地開采的水冰資源可滿足太空人的飲用需求,甚至還能電解水生成燃料。

按照計劃,"月球25號"將在月表探測約一年,其攜帶的機械臂將採集土壤樣本。但是這些樣本將不會送回地球,而是現場分析後向地球傳輸數據。

俄羅斯計劃在"月球25號"之後再發射多枚月球探測器,其中包括環月探測器以及著陸探測器。和"月球25號"一樣,後續探測器的發射日期已經一再推遲。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航天發射場:四天後飛往月球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航天發射場:四天後飛往月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 Mamontov

老本吃盡

目前全球僅有美、俄、中三國具備自主開展載人航天的能力。不過,俄羅斯航天依舊在吃蘇聯時期的"老本":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天幾乎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研發成就。尤其是探索其他星球發面,已經被美國甩在身後。

現在,俄羅斯也像美國和中國那樣拿出了載人登月方案,其首飛日期則已經推遲到了2030年。而且這個日期很可能再次推遲。目前的俄羅斯既沒有適用於載人登月任務的火箭,也沒有相應的飛船。一切方案依然停留在紙面。而俄烏戰爭則將進一步消耗俄羅斯的國力,拖累載人登月計劃。

美國的新型載人登月飛船"阿爾特彌斯"已經成功首飛,並計劃在2024年再次載人繞月飛行、2025年載人登月。中國方面也計劃在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

值得一提的是,載人航天是為數不多的俄羅斯依然能夠和西方國家合作的領域。目前,美俄主導的國際空間站依然在正常運行。但是俄羅斯計劃在2030年前後國際空間站退役前,就先行開始建造自己的新空間站。2021年,俄羅斯宣佈退出美國主導的"深空門戶"月球軌道空間站項目,轉而尋求加強與中國的合作。目前,中俄兩國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一座月球聯合科考站。

月球屬於誰?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