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是否取消對華武禁,六月見分曉

瀟陽2005年3月21日

「反分裂法」使歐盟取消對華武器禁運一事節外生枝,中國外長李肇星不得不在兩會一結束就匆匆趕赴布魯賽爾去做解釋。歐盟宣佈,今夏六月底將對武禁問題做出正式表決。以德法為為主的「取消派」面臨來自美國和內部的「反對派」的壓力,他們能否左右歐盟的決定還是個謎。

https://p.dw.com/p/6Oba
李肇星在做菲舍爾的工作圖片來源: AP

中國外長李肇星歐盟之行的目的是打消國際社會對中國出台「反分裂法」的擔憂和顧慮。李肇星在盧森堡和布魯賽爾一再向歐盟表示,中國雖然制定了「反分裂法」,但是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最符合中國的利益。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盧森堡外長阿賽爾博恩在與來訪的李肇星會談後透露,歐盟將於今年六月底正式就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問題進行表決;在此之前,輪值主席國盧森堡會努力爭取歐盟25個成員國贊成取消對華武禁。

英國外相斯特勞周日(3月20日)表示,中國出台「反分裂法」後,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問題更加困難了,中國的做法使得歐盟取消武禁的計劃有了更大的政治難度。他說:「中國出於自身的考慮,批准了在台獨情況下使用武力的法律,這造成了一個相當困難的政治氛圍。」

在上周一(3月14日)中國人大通過「反國家分裂法」之前,歐盟本來已經透露出要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意思。在歐盟內部,德國和法國力主取消禁運,而英國則表示質疑,最後歐盟內部形成的妥協是傾向於取消禁運,但是同時制定向中國出口武器的行為準則。

美國竭力反對歐盟取消對華武器禁運,擔心中國可能會將從歐盟國家購買的先進武器用於對付台灣。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賴斯在到達中國之前在東京表示:「歐盟不應該這樣做,因為這樣做了,中國就會利用歐洲技術來使中國的軍事現代化。」賴斯指出,是美國而不是歐盟擔負著保護太平洋地區的責任。

德國反對黨向施羅德施加壓力

聯盟黨議會黨團副主席、負責基民盟外交政策的朔依布勒警告歐盟不要單獨採取行動取消對華武禁。他說,美國在遠東起著不可替代的維持地區穩定的作用,歐盟必須在這一問題上與美國協調一致;在這個時候取消禁運,會向中國發出錯誤的訊號。

朔依布勒說,美國有責任保證台海兩岸的已經緊張的衝突不再升級,而中國最近宣佈不排除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歐洲人在這個時候不應該給人造成在背後拆美國台的印象。他說:「中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在國際事務中團結中國也是理所當然的,用禁運的辦法對付中國也不是理想的做法。但是,不要讓中國覺得可讓歐洲和美國之間爭鬥而自己從中獲利,我們不應該鼓勵這一趨勢。」朔依布勒指出,取消對華武禁會導致美國軍隊在亞太地區受到更大的威脅,而作為跨大西洋夥伴,歐盟絕對不應該這樣做。

朔依布勒在提到中國的人權問題時說:「一個社會不可能只在經濟和政治上開放,而在人權、法制和民主上僵守過去的一套。」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