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明知不是「自己的」,怎麼辦?

2007年2月13日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定,不允許進行以確定親子關係為目的的秘密基因測試。但對那些對子女的血脈心懷疑慮的男人來說,還有一線希望:憲法法院責成立法部門在2008年3月底之前為進行這種測試從法律上提供可能性。

https://p.dw.com/p/9qaz
看看基因組合,確認是否存在親子關係圖片來源: AP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受理的這一訴訟關鍵問題是,能否允許在沒有子女或其法定保護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基因測試。憲法法院的法官們做出的判決與前幾級法院的判決一樣,即這種秘密測試侵犯了當事兒童對自己訊息的自主權,所以測試結果不能作為法庭使用的證據。但憲法法院第一判決委員會要求立法部門須在2008年3月31日之前提出鑑定親子關係的法律程序。

事情的起因源自一名叫弗蘭克的37歲男子。1994年,女兒出生後,他承認了自己是孩子的生身父親,後來他的疑團越來越大。醫生的檢查結果表明,他不具有生育能力的可能性高達90%。弗蘭克上告法庭,一審失敗,於是決定進行親子關係鑑定。他秘密把一塊女兒嚼過的口香糖送去測試。測試表明,他並非這個孩子的生身父親。

弗蘭克一級一級上訴,一直上訴到聯邦法院,他提出的理由是,他擁有搞清孩子來源的權利,這一權利高於孩子對自己訊息的自主權。他說,他之所以秘密測試,是因為孩子的保護人、即孩子的母親不會同意進行這樣的測試。但判決與前幾次一樣,總是「秘密基因測試侵犯了當事兒童對自己訊息的自主權,測試結果對法院無效」。最後他以個人權利受到侵犯為由上告到聯邦憲法法院。

憲法法院第一判決委員會的判決推翻了弗蘭克關於違憲的上訴。但判決書說,像弗蘭克這樣的男子有權知道自己是否是孩子的生身父親。法官們認為,新的法律條文應給對親子關係有「懷疑」的男子提供進行訴訟的可能性。但即使基因測試得出負面結果,也不一定必須從法律上分離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