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冠與環境:空氣污染會提高新冠病亡率嗎?

2020年4月26日

嚴重的空氣污染是否會導致新冠患者的高死亡率?科學家的意見各有不同。唯一能肯定的是,新冠疫情雖然暫時使各地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但仍不足以阻擋氣候變遷。

https://p.dw.com/p/3bIRR
Deutschland München Coronavirus Intensivpflege
資料照片:姆尼赫一家醫院的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Kneffel

(德國之聲中文網)空氣污染程度是否與新冠疫情的嚴重性有關聯?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嚴重的空氣污染會導致死亡率增高,但多數學者對此存疑。

據德新社報導,德國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的地球科學家亞倫‧奧根(YaronOgen)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污染水準持續偏高的地區,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的患者人數高於其它地區。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也表明兩者存在關聯。

奧根分析了空氣污染的衛星數據、氣流數據以及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德國通報的新冠疫情死亡人數。得到的結論是:在二氧化氮濃度高而且空氣因地勢難以循環的地區,居民在感染新冠肺炎後死亡率較高。"以義大利北部、西班牙馬德里大區或中國武漢為例,我們會發現一個特點:都是周圍環山。這更可能造成空氣滯留,污染物質更高。"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比較了美國各地區的空氣品質以及新冠病亡率後也發現,粉塵污染的程度與死亡率存在關聯。該研究結果顯示,空氣中污染物質只要小幅增加,長期暴露在此環境的人群因新冠肺炎而病亡的比率也會提高。

不過與新冠肺炎併發症狀等因素相比,環境污染對死亡率的影響有多大,奧根並無法給出答案。他呼籲必須找出解答。"要解決病毒問題,研究人員要考慮的不僅是疾病史、患者和病亡者的年紀或他們是否吸煙。或許環境的污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奧根認為,尤其是針對年輕人病亡的案例,應該將環境因素納入考慮:"一名死亡的30歲病患是否住在機場或高速公路旁?是否曾是卡車司機,總是暴露在廢氣中?這些都可能造成影響。"

德國肺病學呼吸醫學學會(DGP)前會長亞尼(BertholdJany)則不確定兩者是否存在關聯。他表示,嚴重空氣污染不一定會導致更嚴重的病情或更高的感染率。亞尼認為,雖然空氣污染毫無疑問與死亡率有關聯,但是否會造成新冠肺炎病情加重則有待探討。

原因在於:專家認為肺部受損並非新冠肺炎的主要問題。在複雜的病程中,患者的肺部狀況、年紀和併發症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專家指出,出現複雜病況的感染者多有心血管疾病,也常死於心力衰竭。

德國聯邦胸腔內科、睡眠和呼吸科醫生協會會長海曼(Frank Heimann)則指出,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中雖然會減低免疫力,但是吸煙造成的後果更嚴重,因為吸煙會立即削弱粘膜的防禦力長達數小時,導致纖毛無法阻擋被吸入的病毒。

新冠病毒改善空污?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的出現,間接減低了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但世界環境問題並未減少。在世界多國為對抗新冠疫情實施封鎖減少人群接觸後,空氣和水質顯著改善。環保人士借此時機呼籲創造低碳未來。瑞典環保少女通貝裡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指出,防止新冠疫情擴散的特殊措施並不意味著氣候危機已經遠去。"我們必須同時應對兩種危機。"

"無論我們喜不喜歡,世界已經改變了,變得與幾個月前完全不同,可能再也不會回到過去的模樣,我們必須選擇一條前行的新道路。"通貝裡如是說。

China Peking klarer Himmel ohne Luftverschmutzung
3月12日的北京晴空萬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pic/Qianlong

各國的經濟活動因為新冠疫情而大幅減少,野生動物再次回到一些城市中,曾經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出現了狼、野鹿和袋鼠等動物。電動船停止航行後,威尼斯的河道內出現魚群的蹤跡。一些印度城市的居民也表示,數十年來首次看清喜馬拉雅山。

從衛星圖片上可以看出,歐洲和亞洲的空氣品質顯著上升。霧霾污染嚴重的中國城市居民表示,他們擔心復工後無法再看到藍天。上海今年第一季度的排放量下降近20%。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創下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萎縮。

27歲的上海居民湯志偉(音譯)表示:"當今年下半年疫情減少時,空氣會因為工廠重啟逐漸變糟。努力享受現在的藍天吧。"

根據一份在世界地球日發表的研究,去年是歐洲有史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大氣中大量的溫室氣體的會造成氣候連年暖化。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C3S)指出,過去歐洲12個最溫暖的年份,有11次發生在2000年後。C3S主管博恩特波(Carlo

Buontempo)表示,各地都出現明顯的暖化趨勢,因此也更頻繁出現"創紀錄"的氣候狀況。

世界氣象組織(WMO)預測,新冠疫情造成交通流量和工廠生產減少,可能使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6%,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高的降幅。但WMO表示,這並不足以中止氣候變遷。

"新冠肺炎或許會暫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不能替代氣候行動。"

張筠青/苗子(德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