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在德留學生如何度過新冠經濟困境?

2020年9月27日

新冠肺炎對全世界經濟造成衝擊,德國政府與各大學合作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補助或是貸款方案,幫助學生度過困境,其中也包含外國留學生。

https://p.dw.com/p/3izOF
TU München - 150. Jahrestag
大學講堂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J. Koch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冠疫情在德國爆發已持續了半年以上,德國陸續經歷了學校停課、大學延期開學、關閉鄰國邊境、禁止群體活動等一系列措施。疫情不僅造成許多人失業,許多學生也因為無法參加考試而必須延長學業,尤其對遠赴他鄉求學的眾多外國留學生更是一段艱難時期。

德國政府與各地德國大學配合,祭出應對新冠危機的學生資金補助以及貸款方案,並且只要是就讀於政府認證的大學,不論國籍、年齡都具申請資格。

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為受疫情影響的學生提供過渡性貸款,自今年5月至2021年3月底,由德國聯邦信貸銀行提供最高每月650歐元的無息學生貸款(KfW-Studienkredit),6月起也開放在德國居住不到三年的外國留學生申請。

德國聯邦教育部長卡爾利澤克(Anja Karliczek)表示:"我知道有許多學生失業,或是失去了家庭支持。這就是為什麼我從疫情爆發開始就採取措施來緩解學生的困境。對我而言重要的是,在緊急情況下不要讓在德國的外國留學生無助無援,而大量申請貸款的外國留學生表示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另外,德國政府也開放學生申請無需償還的補助金,2020年6月至9月,每月可申請100至500歐元,學生必須提交失業或是家庭經濟狀況的相關證明。同時,有些德國大學也自行招募捐款,為學生提供不同條件的補助或貸款方案,其中也有針對外國留學生的補助獎學金。

Coronavirus - Forschungsministerin zu Impfstoffentwicklung
德國聯邦教育部長卡爾利澤克:不要讓在德國的外國留學生無助無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 von Jutrczenka

貸款利息和嚴苛的補助標準

但是,仍然出現對於德國教育部長的批評,有學生代表、政客和工會指出,她對學生的需求做出的反應太遲。此外,過渡性貸款並不是一直都無息,學生必須在貸款後期自行支付約4%的利息,且必須在開始貸款的18個月後,慢慢償還。

同時,許多外國留學生無法達到嚴苛的補助標準。亞琛新教學生社區顧問科爾內裡亞‧馮‧凱森伯格(Kornelia von Kaisenberg)表示,申請者最多只能就讀到第十個學期:"許多外國學生都超過了第十個學期,因為他們必須在學習期間工作,這通常意味著他們的學業必須延長。"

他們申請補助款必須提交許多相關文件,包含自2月至申請當月月份的所有賬戶余額明細。所有賬戶總額必須至少低於500歐元。

聯邦議員布蘭登堡(Jens Brandenburg)表示,許多補助申請遭到拒絕。今年6月時,包括外國學生的總共約有82,000份補助申請,學生服務中心處理的65,000份申請當中,約有32,500個批准和26,000個拒絕,不符合標準的申請超過三分之一。

他表示:"大多數申請通常由於手續而失敗,例如打工終止的原因沒有明確指出與疫情有關。高拒絕率表明補助申請是不透明的,這對學生沒有幫助。"根據聯邦教育部發給德國《每日鏡報》的消息,在所有被拒絕的補助申請中,有近40%的文件不完整或難以辨認,並且有一半沒有證明是"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緊急情況"。

Studenten feiern Abschluss in Bonn
外國學生若是沒有父母經濟上的支援,則一時失去了經濟來源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

在德留學生的處境

許多遠赴德國求學的學生必須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兼職,以維持在德國的基本生活開銷。但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許多人不僅要面對無法如期完成學業的風險,還失去了補貼生活費用的兼職工作。若是沒有父母經濟上的支援,則一時失去了經濟來源。

留學生必須自行負擔租金、簽證、社會捐以及健康保險等不同費用,若是學業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延長,對於他們來說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對於有些於假期短暫返鄉回國或是今年正要開始德國學業的留學生,先前德國政府提出了網課學生不得入境德國的規定,使得有些留學生雖有簽證但不得入境,留學生必須提交"出席義務證明"才得以入境。就算入境德國了也必須經過依各州不同規定的隔離等等措施,替留學之路增添了重重困難。

 

楊宇(實習記者)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