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新一代自拍神器:無人機

2015年4月25日

如今,在各大旅遊景點時常能看到手持自拍桿的遊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自拍狂人手中又會多一件神器:無人機。

https://p.dw.com/p/1FB09
Nano Drohne ZANO
圖片來源: ZANO

人人買得起的攝影無人機

(德國之聲中文網)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極大地滿足了自拍狂人們的心願。不論是在旅遊景點、或是朋友聚會,或是美食當前,只要伸長手臂按下快門,立刻就能將自拍照上傳社交網路,在朋友圈中炫耀。而近兩年來開始流行的自拍桿,更是成為了自拍狂人手中的神器。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自拍桿的"神器"光環還未褪去,新一代神器已然登上了舞台。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多個公司推出了自拍無人機的概念,來自英國的Zano公司計劃在今年夏天就將他們的產品上市銷售。從原型機來看,自拍無人機非常小巧,只有6.5釐米見方,重僅55克。

Selfie Stab Selbstauslöser
自拍桿很快就將過時?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H. Engels

廠方稱,自拍無人機的操作非常簡便,能夠從手掌上起飛,然後由手機操縱飛到指定地點進行拍攝,"任何人都能完成操作"。無人機擁有數字圖像防抖功能,解析度也達到500萬像素;一次充電能夠續航10~15分鐘,飛行半徑最多可達30米左右。

這一產品的開發採用了眾籌模式,原計劃籌集12.5萬英鎊的資金。不過,到今年初,該項目已經籌集到了約190萬英鎊,投資者將近有一萬人。他們都將能夠獲得首批出廠的自拍無人機。

法律灰色地帶

自拍狂人們為新一代"神器"歡呼雀躍的同時,也引發了訊息安全人士以及政界的擔心。畢竟,會飛的照相機能夠看到更多東西,而法律對於自拍無人機尚無明確的規定。根據德國目前的《數據保護法》(BDSG),不論是私人或公共場合,私人攝影行為都不受該法管轄。德國聯邦政府數據保護專員的發言人佩爾什科(Birgit Perschke)介紹說,只要這些攝影行為產生的數據僅用作私人用途,《數據保護法》便對自拍無人機鞭長莫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毫無顧慮地讓自拍無人機飛越鄰居家的院子。如果無人機不幸拍攝到了鄰居正在曬裸體日光浴的畫面,使用者甚至可能觸犯德國刑法。佩爾什科強調:"拍照時如果明確是對准某一個人,那必須事先獲得其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