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擴大後的歐盟會怎樣?

2003年8月27日

德國外長菲舍爾在訪問布拉格期間和捷克外交官們共同就歐盟東擴和歐盟憲法草案進行了討論。歐盟的一些小國和即將正式加入歐盟的新成員國擔心,在擴大後的歐盟中,它們將處於邊緣地位。

https://p.dw.com/p/40yK
菲舍爾與捷克總理斯皮德拉在新聞發布會上圖片來源: AP

德國和捷克的外交關係長期背負著沉重的歷史負擔,菲舍爾的此次訪問卻將重點放在當今和未來,為德國總理施羅德兩周後對捷克的訪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歐盟東擴的正式日期2004年5月1日還沒有到來,歐盟的小國和即將入盟的新成員卻在突然間變得舉足輕重了。因為,最遲明年3月,甚至有可能在今年之內,歐盟各成員國就必須對歐洲憲法草案進行討論。爭執的焦點首先是外交政策中的多數原則,擁有投票資格的委員數量和歐盟主席的產生。這些問題關係到歐盟機構正常的政治運作。但是,捷克卻代表歐盟小國和新成員國表達了它們的憂慮,即憲法草案中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發言權。對德國外長菲舍爾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訊號。

未來的歐盟究竟會是怎樣一個模樣呢?針對這一問題,菲舍爾外長向捷克外交官們作了一場報告。在激昂又不失幽默的發言中,菲舍爾列舉了一個強大的歐盟委員會的種種優勢,呼籲各國相互作出讓步,並對有關憲法草案的討論可能無果而終的危險發出警告。布拉格的外交官們對他們的意見受到菲舍爾的重視感到高興。毫無疑問,歐盟成員國和即將入盟國家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昔日的候選國今天已經成為擁有發言權的夥伴,它們的態度關係重大。

菲舍爾是較早認識到這一點的外交官之一。當歐洲在伊拉克戰爭的問題上被分為新老歐洲時,菲舍爾就開始和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展開對話,並對這些前共產主義國家向美國靠攏的政策表示理解。在這個問題上,法國總統希拉克的態度卻迥然不同,他說,如果歐洲的核心國家做出了表態,那些不聽話的東歐國家應該把嘴閉上。

然而,如果想實現歐洲的政治統一,歐洲各國的夥伴關係則應當是另外一個樣子。菲舍爾在布拉格的訪問表明了這一點。菲舍爾承認歐盟在安全政策上有失誤。他說,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歐洲就應當對新的局勢進行討論,以便在和夥伴國美國對話時,處於更好的地位,甚至達成一致。只有歐洲和美國都處於強有力的地位,跨大西洋關係才能夠經受考驗。

捷克外交官們被菲舍爾的表態感動了。認真聽取東歐國家意見,理解他們的憂慮,並把他們作為平等夥伴對待的恰恰是一個德國外長。

鑑於目前這場有關歐盟未來的討論,德國和捷克之間因歷史包袱而引起的不快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有關納粹暴行和捷克政府戰後驅趕蘇台德地區德裔的話題並沒有消失,很多捷克人還完全無法擺脫這段歷史。但是,布拉格政府和德國被驅逐者協會之間的長期糾紛在歐洲各國不斷接近的過程中卻顯得與時代不相符合。菲舍爾把目光放在現今而不是過去的做法非常正確。民族主義的時代將成為過去。歐洲各國之間的合作將比德國捷克歷史學家委員會的調查研究或者和解聲明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