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撤僑進展緩慢 一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遇槍擊受傷

2022年3月2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的網路空間不僅幾乎看不到批評莫斯科的聲音,連俄官方的聲音也會被屏蔽。本周開始的中國從烏克蘭撤僑行動進展緩慢,官方證實一名中國人受槍傷。

https://p.dw.com/p/47m9K
Ukraine - Moldau | Grenzübergang Palanca
圖片來源: Violeta Colesnic

(德國之聲中文網)烏克蘭的戰事爆發以來,中國當局對網路上對這一事件的討論和報導進行了嚴格控制。對俄羅斯發動這場戰爭的正當性提出質疑、譴責普丁踐踏他國主權和國際法的言論在社交平台上會被刪除。不過在國際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並越來越多地批評中國立場的形勢下,北京似乎也不願進一步公開"站隊"。

同時,審查部門似乎在試圖給這個話題降溫。微博上有關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話題目前已下了熱搜。周二(3月1日)唯一一條有關的微博標籤是#俄烏危機中印度中立引關注。

日前,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對媒體稱"俄羅斯在世界上還有朋友,特別是中國"。但在中國的網路上,這條消息很快就消失了。

Russland, Maria Sacharowa, Pressesprecherin des Außenministeriums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當然還有朋友圖片來源: Russian Foreign Ministry/ITAR-TASS/imago images

2月28日,扎哈羅娃在"俄羅斯-1"電視台的節目中,回答俄羅斯在世界上是否還有朋友的問題說:"當然有。看看世界大國的反應。那些不自詡為巨人,卻是真正巨人的國家。特別是中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文傳電訊社(Interfax)等媒體報導了這一表述。但衛星通訊社的這條中文微博發文不久就被刪除。

在此之前,這則報導還是引起了中國網民的熱議,除大量對俄表達支持的言論外,也有不少人表示"我們並非朋友"、"別這樣拉中國下水"、"不願與侵略者做朋友",還有人擔心這樣的說法對在烏克蘭華人的安全不利。

撤離途中遇槍擊

周三(3月2日)中國外交部證實,一名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遭遇槍擊受傷,大使館已第一時間聯繫當事人提供積極協助,並稱傷者暫已脫離生命危險。據央視新聞報導,這名中國人是在試圖自行撤離烏克蘭東部、趕往利沃夫的路上中彈受傷。

鑑於迄今為止官方撤僑的途徑有限,不少當地華人按照中國駐烏大使館建議,由陸路自行向鄰國撤離。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周三表示,截至2日中午,已有超過2500名在烏克蘭中國公民安全撤離。

3月1日中國使館通知當地華人,可在基輔火車站搭乘「西撤客運專列」,前往華沙。另一則通知稱,基輔及周邊自願撤離的華僑和臨時來烏人員2日中午可在基輔市一地鐵站集合,統一乘坐大巴前往鄰國摩爾多瓦。

據中國媒體報導,首批600多名中國留學生2月28日開始撤離烏克蘭,他們分別來自敖德薩和基輔。報導稱,敖德薩的400多名中國人由大使館派員陪送至歐洲鄰國摩爾多瓦。此外,3月1日還將有近千名中國公民經陸路撤離烏克蘭,包括留學生以及自主撤離的華僑,目的地是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 

對於撤離人員抵達第三國之後,是否有包機回國的安排,現目前還"沒有具體通知"。據大使館之前的統計,至少有6000多名在烏克蘭的中國人登記表示希望撤離。

周日,《環球時報》曾援引駐烏使館官員稱,現階段包機撤僑的方案很難執行,原因是"由於當地實施嚴格的空中管制措施,空中時常遭遇炮擊和導彈,如果在包機撤離過程中遇到危險,後果將不堪設想。"

停止戰爭!烏克蘭小夥用中文求救

對傷亡"感到遺憾"

3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下一步撤僑計劃時表示,中國外交部和駐烏克蘭使領館"將調動一切資源力量,為在烏同胞安全轉移提供支持和協助"。

被問到中方對烏戰事傷亡的看法,汪文斌說,"中方對有關的傷亡情況感到遺憾,目前的局勢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他在此呼籲"各方保持必要克制,避免烏克蘭現地事態繼續惡化,……尤其要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

再次被追問中方是否認為俄羅斯的行為是侵略,汪文斌回答說,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私利",並強調"俄羅斯在安全方面的正當訴求,理應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

美國周日(2月27日)呼籲中國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接受MSNBC採訪時說,中國已經執行了美國及其盟國就入侵行動對俄羅斯實施的一些制裁措施,並在上周發言支持烏克蘭主權。然而,她明確表示北京應該有更多行動:"這不是旁觀的時候。現在是發聲並譴責普丁總統的行為和俄羅斯入侵一個主權國家的時候。" 普薩基還表示拜登總統最近還未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但不排除在未來通話的可能性。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