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拐賣兒童、男女比例失調-中國嚴重的社會問題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10月29日

中國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兒童被拐賣,僅2001年至2003年期間,警察解救的兒童和青年婦女就有42000名,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偵破的案例只是極小的一部分。科隆城市導報以實例報導了中國山西省拐賣兒童的現象後寫道:

https://p.dw.com/p/5mzR
扮成猴子的中國兒童慶猴年圖片來源: AP

「在古代,中國窮人把子女賣給地主為奴很普遍。隨著資本主義進入中國,兒童又成了商品。原因之一是獨生子女政策,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的傳統,男孩被稱為『小皇帝』。養兒防老、養兒傳宗接代的信念在農村根深蒂固。聯合國估計,中國目前出生的男孩比女孩多出22%。

各省對獨生子女政策的不同解釋使得買賣兒童的活動興旺起來。專業化的人販子前往貧困地區,購買或偷走民工和農民的兒童。七月份,警察在昆明發現了准備走私到沿海富裕城市汕頭的28名幼兒。2000年以來,昆明至少有350名兒童失蹤。還是七月份,警察在內蒙又偵破一個走私兒童的集團,解救了76名幼兒,有好幾所醫院和分娩診所捲入此案。據說這些孩子準備賣往河北,男孩身價為七、八千元,等於農民一年的收入,女孩只能賣到一、兩千元。」

新蘇黎世報指出,中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確實有必要控制人口增長,但從八十年代開始的生育「大剎車」也帶來了新問題,首先是人口老化,其次是男女比例失調。該報寫道:

「中國在今天和可預見的未來面臨令人吃驚的男性過剩狀態。政府的統計數字表明,男嬰與女嬰的比例為117比100,在南方富裕的廣東省,甚至達到了130比100。估計到2020年時,有三千萬到四千萬男子除了打光棍外,沒有別的選擇。

出自物質和社會文化原因,傳宗接代對中國家庭事關重大。對此,獨生子女政策給予了部分照顧,允許農民家庭在頭胎是女孩的情況下再生育一個。但這項措施初期對改變男女嬰兒比例的作用有限。中國自古以來,因溺殺、丟棄和忽視女嬰,男孩一直多於女孩。然而,自從產前確定嬰兒性別得到普及以來,這樣的發展態勢達到了全新的程度。從統計數字可以看出,人工流產的胎兒中,女性大大高於男性。這也正是相對富裕的地區男孩比例特別高的原因。星期六,只要到中國任何一個省會城市熱鬧的購物大街上轉一轉,就會很快發現,從兒童游戲場到麥當勞快餐店,男孩明顯佔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