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抽煙上癮可能是天生的?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1月26日

2000年,世界上每十名成年人死亡,就有一例與煙草消費有關。在美國及西歐,年齡介於30至69歲的死者當中,25%的死因與吸煙脫不了干係。這一調研結果可謂是觸目驚心。

https://p.dw.com/p/5uD1
年輕人吸煙扮酷圖片來源: dpa

吸煙有害健康,這是煙草公司無法辯駁的定論。美國哈佛大學及澳洲昆士蘭大學的學者調查研究了死於香煙的受害者人數。他們在一份「煙草調查」的學術報告中指出,2000年,這個數字高達五百萬,其中男性比例大約佔到了四分之三。

吸煙容易導致心血管問題。2000年,西方工業國家之中死於這種疾病的人數為一百萬,而在發展中國家為67萬人,這是研究人員匯總14個國家的統計數字後得出的結論。其次,呼吸道疾病及肺癌是煙民的第二大死因,死亡人數在工業國及發展中國家分別為65萬及50萬。

EU-Kampagne gegen das Rauchen
令人倒盡胃口的圖片圖片來源: AP

自七十年代以來,煙草消費逐年猛增,成為健康的大敵。作者警告道,「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干預及限制手段,吸煙的危害還會變本加厲地繼續擴大。」最近,歐盟開展了戒煙運動,展示極具驚駭效果的圖片:被煙熏變色的肺葉、喉頭的增生肉瘤……比利時和愛爾蘭政府還表示,將把這些慘不忍睹的印刷品貼到香煙的外包裝上。德國也「蠢蠢欲動」,衞生部目前正在審核這種措施的必要性。

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麥吉爾大學的學者提出,煙癮有可能是由基因決定的。一支名為傑尼弗.歐龍利的調查小組發現,有些人尤其容易對尼古丁上癮,因為基於某種基因缺陷,他們的肝髒清除毒素的速度過慢。他們對228名年輕人展開了試驗,結果有基因缺陷的人沾染煙癮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三倍。

這篇名為「煙草調查」論文還指出,如果人體排除尼古丁的速度太慢,大腦受毒素侵擾的時間也將延長,程度也將增大。如此一來,人體將啟動一套物質轉化的機制,導致身體對尼古丁刺激的依賴性。

不過,這種效應也同時減少了人體對香煙的需要量。歐龍利調研小組還觀察到,有基因缺陷、吸煙上癮的受調者平均每周只消費12支煙,而正常人可以抽到29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