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打假」不只在中國,全球半數電腦用盜版

2002年11月21日

盜版軟體和假冒產品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大眾運動」。如果說盜版軟體在亞洲早已是司空見慣,假冒產品則在歐洲也屢禁不止。

https://p.dw.com/p/2quj
盜版的軟體和音樂光碟圖片來源: AP

「德國經濟界反產品與商標假冒行動組」位於德國與波蘭交界處的奧德河畔法蘭克福市。根據這一德國「打假辦」於本周三(11月20日)發布的消息,在全球範圍內非法盜版軟體佔了世界市場的40%,特獨別是在亞洲和獨聯體國家,盜版著名軟體的現象最為嚴重。在2001年,盜版軟體給生產廠家造成了110億美元的損失。除了軟體被盜版,汽車零配件、服裝和手錶等名牌產品也是經常被假冒的對象。

從11月20日開始,德國的這家打假機構在奧德河畔法蘭克福工商會專門開辦了「真品-假冒」展覽。「柏林-布蘭登堡企業安全工作小組」的克努特.悌爾先生在展覽會上介紹說,現在的假冒產品往往能迷惑行家的眼睛,過去那種一眼就看得出的假冒產品已經不多見了,譬如將仿照「勞力士」的手錶打上「勞力土」商標字樣。

在德國,假冒產品經常出現在跳蚤市場和周末集市,現在甚至連食品中都有冒牌貨。特別是在德國和波蘭交界處,假冒產品頗為猖獗,因為不法廠家在波蘭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在波蘭製造假貨,然後拿到德國冒充真品高價出售。例如在最近曝光的一次假冒事件中,一家波蘭啤酒釀造作坊將自家的啤酒裝入名牌啤酒「沃爾斯坦」酒桶,然後運到德國假冒原裝出售。

悌爾先生為那些對產品真偽有些吃不準的消費者出主意說,如果一個產品的價格低廉得有些離譜,就應該追問銷售者這一產品的真偽,如果銷售者閃爍其辭,那麼消費者最好對這一產品敬而遠之。被假冒的廠家可以通過「緊急禁止」等法律手段來阻止假冒品的流行和傳播。

假冒產品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後果往往是致命的。例如在汽車零配件行業,與冒牌的汽車冷卻器相比,假冒的賓士車星狀徽標如今早已是小巫見大巫了。在這一行業,假冒名牌的廉價發動機活塞或輪輞早已泛濫成災了。

在訊息產業內,軟體盜版行為直接威脅到一些小軟體開發公司的生存。悌爾先生建議這些小公司主動採取預防措施,提高防盜安全度,例如,通過為企業內部網路建立防火牆和設置密碼,至少可以減少新開發軟體的洩密機會。

越南和中國:正版軟體鳳毛麟角

對於那些在市場上發行的軟體來說,盜版行為防不勝防。德國「打假辦」確信,在越南,盜版軟體的市場佔有率高達94%;中國在這方面也不甘落後,盜版軟體市場份額達92%,而一些前蘇聯共和國則以87%的比率緊隨其後。

即使是在公認的法制健全的的德國,也有34%的計算機裝有非法盜版軟體。僅在德國,去年盜版軟體為廠家帶來的損失就達6億8千萬歐元。悌爾先生說:「假冒和盜版不是什麼劫富濟貧的俠客行為,而是對智慧財產權的侵犯。被涉及的生產廠家為此損失了很大的銷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