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戴姆勒聯手中國比亞迪開發新型電動汽車

2010年3月17日

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成為了德國廠商們的"夢想之地"。然而,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期許可能很快就會被競爭的激烈掩蓋。因為目前中國市場對輕便小巧、節能低排型汽車的需求正日益增長,而德國汽車生產商們提供的產品卻與此潮流相反。於是理念創新成為了必然。不久前,德國汽車生產商戴姆勒‧賓士聯手中國比亞迪,決定共同研發一款電動汽車。這將是世界上最老的汽車公司與其最年輕的夥伴之間的合作。

https://p.dw.com/p/MUSb
2009年4月比亞迪在上海車展上亮相的E6電動汽車圖片來源: AP

體積巨大、馬力十足--這是德國汽車生產商戴姆勒‧賓士的產品給人的典型印象。然而為了更好地打入中國市場,戴姆勒近日決定與中國廠商比亞迪聯手,共同研發一款電動汽車。戴姆勒的新聞發言人馬滕斯(Florian Martens)說,這將是一次利潤豐厚的合作,雙方可以借此互相學習,並將各自在汽車製造方面的實用技術完美融合,"戴姆勒在汽車設計製造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比亞迪在電池及驅動方面的實用技術會是極佳的組合。"

中國正在極力支持新能源的研發,以石油為驅動力的汽車終會被替代。因此,電動汽車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而戴姆勒自然不會錯失商機。他們雄心勃勃地推出了一項計劃:與比亞迪共同設計一款全新的汽車品牌,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馬滕斯說:"制定這項計劃一方面是基於我們對市場的評估判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希望在制定市場戰略時以中國客戶特定的需求為出發點。在一定範圍內,我們盡可有所期待。"

Besucher vorm Stand von Daimler bestaunen den Smart
戴姆勒最安全節能環保的小型城市汽車Smart在沈陽德中同行活動期間展出圖片來源: DW

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僅2009年就售出1300萬輛汽車。商務部預計,今年的銷售量會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達到1500萬。這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產自德國。然而一些專家認為,德國汽車在中國的黃金發展時段正逐漸接近尾聲。高度創新、品質完美--這些自然為德國汽車在全世界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但另一方面也使其價格居高不下。正是這一點可能會讓德國廠商們在中國市場吃虧。汽車領域的專家斯蒂凡‧布拉澤(Stefan Bratzel)說:"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上的確有明顯的劣勢。他們幾乎不生產低於8000美元的廉價汽車。"

許多中國人還是第一次買私家車。很多人對德國的品牌幾乎不予考慮,原因很簡單,德國的汽車太貴了。他們需要的是小巧輕便、低油耗、高性價比的產品,而中國汽車廠商恰能滿足這一需求,並憑借這一優勢與德國汽車爭奪市場。布拉澤認為,德國汽車製造商其實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 布拉澤表示:"但是人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打入需求量明顯更大的廉價汽車市場並不容易,因為人們先得學會製造廉價汽車的技術。"

戴姆勒同比亞迪合作好處多多:他們不僅能吸收比亞迪在電池及驅動方面的實用技術,還能學到如何生產針對中國市場的廉價汽車的方法。

作者:Christoph Ricking/凡一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