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我眼中的德國幼稚園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4月27日

「我很感動,這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不僅來自家庭和學校,而且來自整個社會的配合。」

https://p.dw.com/p/4xoV
花園裡的踩水游戲圖片來源: AP

在德國慕尼黑留學期間,我有一個放鬆身心的小秘密:在工作學習繁忙的時候,沖一杯咖啡,坐在陽台上,看著樓下幼稚園中可愛的娃娃們。

陽光下的快樂裸奔

這是一所為正在就讀大學的父母們開放的幼稚園,專門照顧3歲以前的孩子。

夏天,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坐在五樓的陽台上,看幼稚園的阿姨給寶寶們「沖澡」。所有的小寶寶們都全身裸體地站在小花園裡玩滑梯、堆沙子,每個人的頭上都帶著紅色或藍色的太陽帽。這些鮮豔的色彩襯映著他們白色、棕色、黃色和黑色的肌膚,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的漂亮。

幾個老師在旁邊坐著聊天,手上拿著一個沖水龍頭朝這些可愛的娃娃身上沖水,以此來幫助他們降溫。可愛的寶寶們有的迎著水跑過來,有的為了躲避老師的龍頭奔跑著,嘴裡時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在繁忙的下午,他們的笑聲和陽光是我最好的下午茶。

冬季,從圖書館回來,聽見身後傳來的歡歌笑語,原來是寶寶們坐在一個木板車上(車的周圍都用木板隔上)。一個老師在後面推車,兩個老師在左右兩邊守候,車上坐著的十來個寶寶大聲地唱著我怎麼聽也不明白的童謠,臉上露出燦爛而甜甜的笑容。

原來,是老師帶他們學習認識紅綠燈和投遞信件回來了。

過馬路的美麗女孩

德國幼稚園大多進行認知教育。為了弄清楚他們是怎樣教這些孩子的,在和老師商量後,我參加了一次「紅綠燈」課。

那天天氣很好,三個老師帶著十幾個孩子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老師帶來了三種顏色的色板,讓孩子們站在街邊對照著路燈和自己手上的顏色板。老師耐心地考察每一個孩子是否把路燈上的顏色和色板上的顏色弄清楚之後,就給每個小朋友解釋綠燈行、紅燈停。在德國過街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行人不用左顧右盼,因為有車的時候都是車讓人,所以過街的時候,我們只用朝前看就可以了。兩個老師分別站在街的兩邊,接送著實習的孩子們。在老師的照顧下,每個孩子都在綠燈行的時候趾高氣揚地走了過去。等孩子都走過去時,我看了一下表,已經過了一個半小時了。

接著,老師把孩子們帶到了一個沒有紅綠燈,只有斑馬線的地方。德國交通法規定,在沒有交通燈的地方,必須是人先過,然後才是車。對於孩子來說,身邊有車過,還是會引起他們的一點慌張。

第一個過斑馬線的是「頭兒」,一個3歲的男孩。這時,左邊開來一輛小車,小男孩下意識地停了一下,想等那輛車先過。車主從車裡伸出頭來,友好地給小孩做了個你先過的手勢,男孩回頭看看老師,信心十足地走了過去。雖然,小孩們的實習很耽誤過往車輛,而我看到的情景卻是每個開車的人都在很有耐心地讓這些寶貝們慢慢通過。

最後是一個比較膽小的小女孩,來自斯洛文利亞。她怎麼都不敢過,一看見車就躲開。在一番鼓勵之後,老師堅決地把她輕輕往前面一推,小女孩慢慢地一步步蹭向街中央。這時,左右兩個方向有車。小女孩回頭看看老師,老師朝她做了一個走的姿勢,馬路對面的老師在向她招手。小女孩朝著老師做了一個要抱的動作,年輕的女老師堅決地搖搖頭。只看見小女孩的眼圈紅了,自己站在路中間,哇哇哭了起來。我琢磨著老師該上去把她牽過來了吧。誰知,老師根本沒有過去,而是走到兩邊的車主那裡解釋可能要耽誤他們一些時間。小女孩孤助無援地站在中間已經近4分鐘了,也哭了4分鐘。我想,她應該知道了用淚水是不能讓老師把她接走的。這個時候,所有的孩子和兩個開車的德國年輕人以及路上的行人都停了下來,大家都在喊著:「勇敢地走過去,美麗的女孩。」大家都在鼓掌,小女孩猶豫了半天,終於邁開了腳步……終於到了路邊,大家一起歡呼,老師把小女孩舉了起來,然後領著她朝兩部因為她而等了七八分鐘的車走過去,向車主道「謝謝」。而車裡的年輕人告訴小女孩:你是一個最勇敢的孩子。我很感動,這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不僅來自於家庭和學校,而且來自於整個社會的配合。

其實,在德國,這麼小的孩子一般是不會獨自過街的。但是兩個老師告訴我,應該從小讓孩子認識、熟悉他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和盡可能多的社會功能,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從小就意識到他們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有自己的權利,更有要盡的義務。

自己的事自己決定

德國老師對於幼兒的教育理念是讓孩子學習生活常識和自理能力,並且給予他們運用這些常識的機會,比如孩子可以自己選擇吃飯的時間,也可以選擇中午是否睡覺,參加什麼游戲。雖然,在成人看來是小事,但對於大腦發育才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這就是讓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進行慎重的選擇。

看著他們每天都在考慮自己吃什麼,什麼時候睡覺,玩什麼的認真表情,我很羨慕他們。因為他們小小年紀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生活,進行著自己的人生選擇。

(張威)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