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我們對德國的技術基本不瞭解」

2006年2月15日

德國的磁懸浮技術在中國是否有市場?德國與中國在這一問題上討論了很長時間。牽頭的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並不希望中國自行研製自己的磁懸浮列車。據報導,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正在開發自己的磁浮列車,並將於今年7月在上海試車。新列車的造價相對低,開起來缺比德國的磁懸浮還要快,使用的卻不是德國的技術。

https://p.dw.com/p/7zUA
上海磁懸浮是一條試驗線,30公里,連結浦東機場和陸家嘴圖片來源: dpa - Fotoreport

2003年當全世界第一條磁懸浮列車在中國上海進入商業營運時,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希望能夠擴展磁懸浮在中國的市場,在長達1300公里的北京到上海段修建磁懸浮。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的表態越來越含糊。中國專家表示,磁懸浮線路越長,技術風險也就越大。但是無論如何,專家們都表示,磁懸浮在中國還是有市場的。

另一方面,中國的技術精英卻在抓緊研製自己的快速列車。國家863高新技術工程——CM1「海豚」號高速磁浮車輛研製項目已經於去年9月投入生產。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項目負責人鄭齊輝工程師表示,新的車身外形模仿海豚,是藍色和綠色的,能夠乘坐90名乘客,技術卻和德國不一樣。他說:

「首先,中國的技術是利用一些航空技術,這是德國沒有的;其次,在輕量化設計上要比德國先進;最後,我們的設計很實用,德國的設計是一個不完整的設計。實際上上海的線路也是一條試驗線,他的運行費用是非常高昂的。」

對此事件,德國的磁懸浮列車國際集團目前對此還沒有表態。磁懸浮上海公司的公關部也不願意發表任何評論。中國因為缺乏保護智慧財產權而受到國際社會的批評。而成飛集團的項目工程師鄭齊輝表示:

「我們的很多東西和德國不一樣。我作為負責技術的工程師,我們對德國的技術基本不瞭解。」

目前在上海投入營運的磁懸浮鐵路長30公里,連接浦東機場和上海金融中心陸家嘴。這條線路的造價超過了10億歐元。中國自行設計的磁浮列車的造價要低,但是鄭齊輝並不願意表示到底便宜多少。他說:「中國磁浮列車的費用要高於輪軌技術,但是比地鐵要低。」

目前上海磁懸浮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430公里,而中國版的磁浮列車還要再快一些,可以達到500公里。今年7月,海豚號將在上海同濟大學1.7公里長的軌道上進行試車。該軌道也是中國自行製造的。鄭齊輝強調,中國希望有能力研製自己的高速鐵路。在被問到中國的磁浮鐵路是否會替代德國的磁懸浮技術時,他說:「這個問題要去問國家磁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