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財政部長斥責銀行界忽視風險

施彥編譯2007年9月5日

最近一段時間,德國銀行受美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影響,接二連三傳出噩耗。不少銀行,包括數家州立銀行也因過於輕率地發放壞死貸款而險遭全軍覆沒。因此,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在德國銀行界本周二(9月4日)舉行的年會上,嚴辭斥責德國銀行家不夠盡職。

https://p.dw.com/p/Bbjt
風險在哪裡?誰也不知道圖片來源: AP

雖然德國各大銀行一致認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影響差不多已算過去,它們還算沒傷多少元氣,但德國銀行界總體來說還是應當由此吸取教訓。尤其是德意志銀行總裁阿克曼(Josef Ackermann)在會上再次重複了他不久前對德國銀行界公開提出並轟動一時的批評。他認為,界內有些人好像忘記了本行的基本規則,那就是利潤越高風險也越大,現在已到進行一些自我批評的時候了。

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對此特別表示贊同。他指責有些銀行經理利益熏心,不惜冒險過分。他說:「即使冒著可能出言過於不遜的風險,我也還是想冒言,你們有些人玩弄語言,想出一些太花哨婉轉的概念,什麼『投資工具』、什麼『調整結構的產品』。實際上,它們都是些花言巧語包裝的黑盒,風險在哪裡,陷阱在何處,你們根本就不知道。」

施泰因布呂克借此機會也提出應進一步改變德國的銀行結構。他認為,日前巴符州州立銀行接管薩克森州州立銀行的決定就是向此方向邁出的很好一步。他表示,近來的銀行危機也有其好的一面,那就是顯示出德國銀行界的危機管理機制運作良好。他對參加拯救遇險銀行的各家銀行表示感謝。

迄今負責監管德國銀行事務的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近來頗受異議,被認為失職。施泰因布呂克為其開脫說:「如果銀行每筆賬都清楚地記錄在資產負債報表裡,那麼銀行監管機構是可以辨清哪筆有風險並排除風險的。但假如銀行有權選擇不把風險賬目列入在德國公佈的資產負債報表,而是列入分支機構的報表,而且有些分支機構所在地我聽都沒聽說過的話,那就有問題了。」

施泰因布呂克認為,就銀行監督問題,目前沒有必要急於行事。德國原本就已計劃由聯邦金融監管局和聯邦銀行共同監管銀行事業,他已準備今後幾個月再考慮這個問題。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