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面對習近平 歐盟更自信

葉宣(摘編)
2019年3月27日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結束了歐洲三國之行。他在巴黎與德、法和歐盟領導人舉行的不尋常的四方會晤,以及歐盟對華政策的走向是德語媒體聚焦的話題。

https://p.dw.com/p/3Fkb3
Merkel Macron Juncker Jinping in Frankreich
雙邊變成多邊圖片來源: Reuters/P. Wojaz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時政版刊登題為"關於猜忌和平衡"(über Argwohn und Ausgleich)的文章,總結此次四方峰會的基調是:歐盟領導人希望重新談判與中國的關係,並向其它歐洲國家發出訊號。

"法國總統馬克宏邀請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來訪進行國事訪問。這原本是一個純雙邊的事件。但由於馬克宏在與這個遠東超級大國的關係中尋求歐洲角度,因此也邀請了梅克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參加會談。這一舉動體現的,正是坐在會議桌旁的三位歐洲人向習近平所要求的:更多踐行多邊主義,……即國際關係不應是片面向一方傾斜的,而應讓所有參與方得到滿意的結果。梅克爾、馬克宏和容克在會談中委婉地指出,他們認為在與中國的關係裡,好處更多在中國這一邊。三位歐洲人希望一起將對華關係重新定位,以便使歐洲在一個不斷變革的世界中確立自己的地位。"

文章指出,發自愛麗舍宮的這一訊號針對的,不僅僅是習近平一人。還有其它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因為中歐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不平衡的一個原因是歐盟國家的不團結。

"梅克爾、容克和馬克宏並肩出場也是歐洲人的一次自我肯定。'歐盟是一個多邊項目,我們力圖一致對外表達立場',梅克爾提醒人們,在與中國的關係裡,像'夥伴'、'對手'這樣的詞必須重新定義。她還說並不反對健康的競爭。馬克宏則指出雙方存在'意見分歧'。"

Merkel Macron Juncker Jinping in Frankreich
三位歐洲人希望一起將對華關係重新定位圖片來源: Reuters/P. Wojazer

初露鋒芒

瑞士出版的《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認為歐盟幾位領導人面對中國顯示出了更多自信,更敢於表達訴求。"這一策略轉換其實早該做出了,而且不應僅限於口頭宣示"。

"三位歐洲政治家合力一致地面對來自中國的客人。他們表現出了歐盟面對這個崛起的世界大國時的團結和決心。而過去所缺乏的往往正是這一點。這一新的表達基調是上周歐盟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峰會決議的一個結果,會議制定了對華關係的新方向和更具鋒芒的戰略。"

文章總結了歐盟委員會擬定的對華關係"十點計劃"的內容,其中包括要求中方遵循平等、互利、公開透明的原則,呼籲各成員國在與中國打交道時不能放棄歐盟共同的基本價值和法律。

"這樣明確的表達和新的自信語調早就該有了。長久以來,歐洲政治家和企業一直對中國卑躬屈膝,就是為了不影響在巨大中國市場的一份利益。而中國則巧妙地利用西方企業和國家間的競爭坐收漁利。作為貿易集合體和世界最大的內部市場,歐盟若是採取團結一致的立場,則能給中國施加大得多的壓力,貫徹自己的利益。沒有哪一個領域像對華外交政策這樣,更能體現歐盟政策一體化的意義。"

"從這一點上看,巴黎的共同會晤是一個積極的訊號。馬克宏邀請梅克爾和容克與會,打破了北京所習慣的方式--即通過與單個國家的雙邊會談和協議分化對方陣營,削弱多邊協定。不過,到歐盟能拿出共同的對華關係行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