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貿易戰還有救麼?

文山 摘編
2019年5月9日

要是川普把對付中國的敲詐勒索手段也拿來對付歐洲,歐盟又能怎麼辦?美國提高對華關稅,會否讓全球經濟崩潰?這場貿易戰,會否上升到新冷戰的高度?美中貿易爭端升級,依舊是德語報刊高度關注的話題。

https://p.dw.com/p/3IEsq
USA China l Handelsstreit l Banknoten - Dollar und Yuan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奧斯納布呂克報》以"川普逆風航行"為題,刊發評論指出,這個自詡為談判高手的美國總統,如今正在依賴"敲詐勒索手段"。

"靠敲詐勒索,川普有時也會取得成功,比如在與加拿大、墨西哥就自貿協定問題展開談判時就是這樣。但是,中國可沒有那麼容易被嚇倒。川普如今正在逆風中艱難前行。為了能夠爭取選民的支持,他不惜讓貿易爭端升級。這種做法很不負責任,對全球經濟也是巨大的風險,金融市場的緊張反應就說明了這一點。德國經濟對這種風險的感受尤其明顯。"

"如果川普激化矛盾還能帶來些好處的話,那它一定是提醒我們:歐洲依然面臨美國加徵汽車進口關稅的風險。美國總統會在5月中旬之前決定,是否開征關稅。德國廠商將會首當其沖。"

"川普想要逼迫歐盟在貿易政策上讓步。但是,如果歐盟今後還想被人重視的話,就絕對不可以輕易妥協。歐洲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川普的顧問們能夠說服總統。"

 

維也納出版的奧地利《新聞報》以"川普让股市降溫"為題,刊發社論指出,美國總統激化貿易戰的行為,正好能讓過熱的全球股市降降溫,大家不必擔心經濟崩潰。

"毫無疑問,中美貿易談判如果破裂、雙方互相出台報復措施,將會給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首當其沖的就是德國汽車廠商,他們的股價已經在周一大幅下滑。不過,現在看來,談判還沒有最終破裂。"

"中國方面表示,會繼續談判。而川普也不會在大選前一年對談判破裂感興趣。對中國商品加徵更高的關稅,會提高美國的消費價格。而且,中國轉而從巴西進口大豆的行為,損害的也不僅僅是南美洲的雨林,還包括美國的農民。後者是川普的重要選票來源。"

Symbolbild Seifenblase Börse
《新聞報》認為,貿易戰升級正好能讓過熱的股市降降溫圖片來源: Aamon - Fotolia

"所以,現在的局面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貿易爭端儘管沒有平息,但是也沒有像許多人在本周一所擔心的那樣急劇升級。經濟景氣固然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經濟景氣馬上就要結束。"

"在金融市場上,擔驚受怕和無憂無慮這兩種情緒依舊會交替出現。要是天平向無憂無慮的那一邊傾斜地太多,就有可能突然在恐慌中驚醒。不過,這種風險現在變小了,因為川普不經意間讓過熱的股市降了溫。"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川普的新冷戰"為題,刊發社評指出,中美兩國之間的爭端,早已超越了經濟或者貿易的范疇。

文章注意到,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主任斯金納(Kiron Skinner)4月底表示,美國正面臨來自中國的根本性、長期性威脅,美中雙方的較量將在歷史、意識形態、文化、戰略等各個層面展開;當年蘇聯畢竟在文化上還與西方相同,因此西方可以用人權理念去說服蘇聯簽署《赫爾辛基協議》等文件,但是中國則是美國的第一個"非高加索人種"競爭對手。

Symbolbild USA-China-Handelskrieg
美中貿易戰,只是新冷戰的一部分?圖片來源: Colourbox

作者批評道,斯金納的言論是錯誤的,日本、韓國、 台灣等亞洲民主政體都能說明,非白種人也會認同普世人權理念。"但是川普的顧問斯金納卻從一開始就否認美國人有望與中國人達成共識。拿種族主義、文明、意識形態當作論據的人,大概根本就不希望有認真的對話。"

"然而,雙方認真的對話、共同尋找答案,在當前的形勢下尤其重要。而且這不僅限於貿易平衡或者經濟結構公平與否等問題。真正的挑戰要比這些問題大得多:中國如何和平崛起?美國又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中國成為多邊世界的建設性成員?民主、人權、言論自由等理念,又應在這個進程中怎樣得到確保?"

"這個答案,必須要與中國一同去尋找,而不是與14億中國人為敵。川普需要明白,中國並不會輕易地被遏制。"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