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評韓朝峰會

2007年10月5日

韓國總統盧武鉉赴北韓與金正日的峰會成為近日德國媒體高度關注的消息,不少媒體對峰會能否為韓朝帶來實質性的和解與合作表示懷疑。

https://p.dw.com/p/Bn14
金正日還能偉大多久?圖片來源: AP

羅斯托克出版的「東海日報」是這樣評論金正日的用心的:

「頑固的獨裁者並沒有變成一隻和平鴿。他向韓國靠近的動機是因為他認識到,他再也沒有資本繼續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了。在核問題上,他迄今作出的讓步只是關閉了一個陳舊的核設施和允許外界看上一眼他的核計劃。對於西方來說,這是不夠的。」

呂納堡「州報」則把眼光投向了北韓的隔壁大國-中國:

「朝鮮半島的氣候緩和實際上顯示出中國的地緣戰略影響日漸增長。九十年代,北韓這個民眾挨餓的軍事化國家越來越顯出其泥足巨人的本色,北京和平壤的『目的性婚約』也就逐漸解體。現在,韓國被要求承擔起穩定它的交惡的兄弟國家的責任。」

「呂卑克消息報」說:

「好像沒有人真正致力於韓朝統一。德國統一的先例告訴韓國,統一是要付出很高的經濟代價的。金正日也可以傚法中國,看到不放棄權力也可以取得經濟上的奇跡。例如在不放一黨專制的同時進行改革,並把這當成自己的成就;例如利用手中的核彈頭作為王牌來使自己成為一個讓西方感興趣的夥伴,而西方也樂於把道德問題放在一邊。」

「威士巴登信使報」評論說:

「儘管雙方簽署了意向性宣言,韓朝之間的高牆比冷戰時的柏林牆還高。兩國間充滿殺氣的邊境還沒有正式通火車。韓國多年來投到北韓的錢是一種風險極高的先期投資,也許以後能有所回報。金正日搞『正常化』的政治風險則更大,因為這個石器時代的獨裁者如果放棄了全面鎖國的政策能否存在下去,是個巨大的問號。」

「法蘭克福匯報」說:

「韓國人對能與北方的同胞建立聯繫的每一個機會感到高興,北韓也願意利用可能的經濟上的合作機會。北韓政權是否因此會被帶入窘境,目前不得而知。金正日肯定會竭力避免出現這樣的局面,會利用有所控制的開放來鞏固其統治。他的統治機器目前還運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