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破壞酒興和打老百姓存款的主意

安靜(摘編)2015年5月26日

《南德意志報》關注中國啤酒產量24年來出現首次下滑,並分析原因。《商報》則繼續將目光投向過熱的中國股市。

https://p.dw.com/p/1FWgC
Deutsches Bierfestival in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 德國之聲中文網) 《南德意志報》周二(5月26日)在其政治版發文指出,中共破壞了中國人喝啤酒的興致。

文章在開頭寫道:"中國對全球飲料文化最大的貢獻依舊是茶,主要是綠茶,也就是未經過發酵的茶。中國最有名的酒是'白酒'家族,這是一種由米或高粱釀成的烈酒。中國商人請客一般都會使用'白酒策略'--這種傳統實際上應該被視作"化學戰爭"。過去十年裡,在茶和白酒的陰影下,另一種飲料默默贏得越來越多人的歡心:啤酒。

作者進一步介紹,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產國和消費國。"兩件事情卻影響了啤酒生產廠的成績:反腐運動和同紅酒的競爭。"

"中國啤酒味道不錯"

文章繼續寫道:"青島集團的前身是1903年成立的一家德國啤酒廠,青島目前是全球最具價值的啤酒品牌。去年的市值達140億美元。據市場研究公司歐睿(Euromonitor)的計算,青島佔有2.8%的全球市場份額。只有另一種啤酒被喝得更多:廉價啤酒雪花(5.4%),其生產地是中國東de的哈爾濱。百威全球排名第四,喜力第七,僅次於北京的燕京啤酒。

Tsingtao Bier in China
青島目前是全球最具價值的啤酒品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的啤酒味道不錯,但是正如一名德國釀酒師所言,許多德國人認為'中國釀酒廠離水源太近(就是太淡的意思)'。中國啤酒的酒精濃度很少超過3%。燕京裡摻雜了米,拉薩啤酒裡有高粱。近三十年裡,啤酒才出現迅猛發展,但是迄今為止,在觀察人士看來,這種發展具有可持續性:中國人在吃北京烤鴨或者麻辣川菜時,最愛喝的不再是茶而是啤酒。"

產量下降原因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卻顯示,去年中國啤酒行業累計產量下降2.76 %,出現24年來首次下滑。《南德意志報》的作者分析說,紅酒(的競爭)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兩年以來,中國在紅酒消費方面也是全球遙遙領先。中產階級認為紅酒既時髦又健康。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起的反腐運動也是(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幾乎沒有官員現在還敢公開大擺酒宴。由此一大消費群就流失了。一名啤酒廠的經理對《中國日報》抱怨說:'許多官員連KTV都不敢去。'那市場前景如何?'昏暗'。"

紅色裡的風險

同一天,德國《商報》在其首頁發表文章《紅色裡的風險》,強調:"中國股市漲勢之猛,以至於北京政府都發出了風險警告。"

China Aktienmarkt Aktien Aktienboom Kursrally
中國股市一片紅圖片來源: Reuters/Aly Song

作者在文章最後寫道:"中國的股市大熱--毋庸置疑。許多專家會形容股市過熱,但很少會說這是股市泡沫。'經歷多年的不景氣後,中國現在奮起直追',銘基亞洲(Matthews Asia)的中國投資戰略師羅福萬(Andy Rothman)如是說。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認為,中國股市市值約6-9%的資金是來源於債務。另外,大部分投資者不會投入全部家當。他們只是想用幾千塊人民幣賭一賭。因為中國人和大部分美國人一樣喜歡賭博。

中國人將一部分存款投入股市,甚至正中政府下懷:因為北京正在打老百姓存款的主意。"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