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歐俄相爭 中國得利?

2022年3月24日

為了抗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徑,減少或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及天然氣,這樣的制裁措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有人認為,這樣做不僅有損本土經濟,而且還會讓中國和印度坐收漁翁之利,因為中印兩國可以從急於擺脫困境的俄羅斯手中獲取廉價原油和天然氣,從而也會使西方切斷普丁戰爭經費的初衷化為泡影。

https://p.dw.com/p/48zoF
Russland | Bau der Gaspipeline Power of Siberia
圖片來源: Gazprom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長篇分析文章稱,西方對俄羅斯天然氣和原油的制裁措施,將會重創俄羅斯經濟,而中國和印度並無法在中短期內彌補俄羅斯的財政虧空。這篇題為《西方禁運俄羅斯原油會為中印提供可乘之機?》的文章寫道:

"天然氣的情況非常明了。俄羅斯十條輸氣管道中,有九條是通往西方的,其中包括已列入制裁範圍的北溪二號。俄羅斯輸往西方國家的天然氣是輸往中國的六倍。2019年開始,'西伯利亞力量'輸氣管道開始向中國境內輸送來自西伯利亞東部的油氣田,這塊油氣田從未被列入輸往西方國家的計劃。而輸往西方國家的油氣田中,迄今為止並沒有直接通往中國的輸氣管道。在目前只輸送西方國家的西伯利亞西部油氣田中,雖然俄羅斯也在計劃修建一條通往中國的輸氣管道,即'西伯利亞力量二號管道'。但該項目最早也要等到2030年才能建成使用。

液化天然氣的情況略有不同。迄今為止向歐洲輸送俄羅斯液化氣的油輪,當然可以調轉方向駛往亞洲。但同輸氣管道相比,油輪運輸量非常有限。即使北京全面接手原本出口歐洲的液化天然氣,也無法彌補俄羅斯的損失。俄羅斯去年覆蓋了歐洲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20%。也就是說,如果歐洲不再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那麼其他國家在中短期內充其量也只能彌補俄羅斯經濟損失中的極小一部分。由此看來,如果歐洲對俄羅斯實施進口禁令,俄羅斯將很難通過其他途徑彌補損失。"

Putin Eröffnungszeremonie Pipeline Russland China
2010年8月,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丁在俄中輸油管道工程的開工典禮上。圖片來源: AP

在天然氣方面如此,原油方面的情況也大同小異。《新蘇黎世報》文章寫道:

"俄羅斯是中國繼沙烏地之後的第二大原油來源國。每天進口量為160萬桶。有跡象顯示,中國幾個大銀行已經不再為俄羅斯原油提供貿易貸款,因為它們擔心,這樣做會引起美國方面的關注,從而使自身也成為制裁目標。

…俄羅斯有兩條通往中國的輸油管道,但其輸油量已接近極限,每天最多還可增加十萬桶的輸送量。而這遠遠不足以彌補歐洲禁運帶給莫斯科的損失。"

文章作者認為,即便中國和印度大規模購買俄羅斯原油和天然氣,也無法彌補西方制裁帶給莫斯科的損失。但制裁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則另當別論。文章寫道:

"即使禁運措施能讓莫斯科的能源收入大幅減少,也不應樂觀地認為這會在短期內促成莫斯科的權力更迭。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雖然使該國原油產量從每天四百萬桶降至250萬桶,委內瑞拉則從三百萬桶降至一百萬桶,但毛拉們對伊朗的統治以及馬杜羅對委內瑞來的統治並未因此受到影響。當然,制裁措施確實可以限制莫斯科維持軍備的能力,從而在中長期內削弱普丁的軍事實力。"

Deutschland - Kuka-Chef Till Reuter verlässt überraschend Roboterhersteller - Roboter Logo
中國投資者加快了在歐洲收購企業的腳步。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VCG/W. Jun

《法蘭克福匯報》報導稱,2021年,中國投資者顯然加快了在歐洲收購企業的腳步,但與此同時,中資收購歐洲和德國企業時遇到的阻礙也越來越多。該報寫道:

"在德國,中資收購德國企業的數量從2020年的28家增加到了2021年的35家。整個歐洲範圍內,被收購的企業則從132家增加到了155家,收購金額更是增加了八倍,達到124億歐元。上述數據來自安永會計事務所的年報。不過安永事務所合夥人孫軼認為,中國投資者總體而言變得較為謹慎。她表示,儘管2021年疫情有所好轉,但中國投資者在德國和歐洲開展的併購業務量還是遠遠低於2016年及2017年的鼎盛時期。具體而言,中國在德國最新一起併購業務的總交易額為20億歐元,而2017年的最高交易額則為137億歐元。孫軼表示,中國人較為審慎的態度同西方國家在基礎設施及安全敏感行業增加了併購限制密切相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