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普通觀眾是否應抵制北京冬奧?

2022年2月12日

《奧格斯堡匯報》認為,僅僅靠口頭抵制,傷不了國際奧委會一根毫毛,德國觀眾必須關掉電視機,才能讓贊助商斷了廣告費,從而逼迫國際奧委會今後不再把承辦權交給專制國家。《焦點雜誌》則明確反對這一觀點,指出不論奧運精神遭到國際奧委會或者中國的如何踐踏,普通觀眾對體育賽事的熱情都不會被破壞。

https://p.dw.com/p/46vcs
德國隊雪橇接力賽奪冠後慶祝
德國隊雪橇接力賽奪冠後慶祝圖片來源: Joe Klamar/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 《奧格斯堡匯報》以"抵制北京冬奧的人,也必須關掉電視機"為題,刊發評論指出,德國社會上下一方面在猛烈抨擊北京冬奧,另一方面冬奧賽事的轉播收視率又持續走高,這構成了尷尬的矛盾。

"每當此類事件發生時,怒吼聲總是很響亮,不論是北京冬奧還是卡達足球世界盃。在德國,許多人尤其不能理解國際奧委會或者國際足球總會為什麼要把大型賽事的承辦權授予專制國家。然而,當賽事真的開幕時,卻幾乎沒有人再關心這些事情。大家打開電視機,為運動員的表現屏息凝神,畢竟這事關'我們的'運動健兒。可是,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只要收視率持續走高,國際奧委會就沒有迫切改變戰略的必要。"

"即便是德國政府也缺乏明確的立場。一方面,聯邦內閣沒有任何一名成員前往北京觀看開幕式,另一方面,德國政府也未曾正式宣佈過外交抵制。這種不夠堅決的態度,也讓民眾覺得自己沒有必要積極採取行動。"

"但是,要想遏制國際奧委會或者國際足球總會赤裸裸的金錢欲,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畢竟,正是因為收視率走高,贊助商才能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僅僅因為2/3的德國人認為不應把奧運承辦權授予中國,並不會讓國際奧委會變窮一星半點。是時候停止自欺欺人了!誰真的抵制北京冬奧,就應該關掉電視機。"

 

 

德國運動員Hannah Neise奪得了女子俯式冰橇金牌
德國運動員Hannah Neise奪得了女子俯式冰橇金牌圖片來源: Michael Kappeler/dpa-Zentralbild/dpa/picture alliance

慕尼黑出版的德國《焦點雜誌》則不同意此觀點。記者Stefan Huber撰寫的評論以"我就是喜歡體育賽事,哪怕是中國也破壞不了我對奧運的熱情"為題,指出對中國侵犯人權、新聞自由問題、好大喜功的指責固然是合理的,但這不構成不能通過觀看比賽獲得快樂的理由。

作者透露,最近幾天,他的心情完全被屏幕裡運動員的表現和命運所牽動,他全身心投入地為德國運動員加油鼓勁,為每一次勝利而歡呼,也會為本國或者別國運動員的遺憾失誤而扼腕萬分。

"從騰空而起到跌落谷底,往往就是幾秒鐘的時間,幾釐米的誤差就是巨大的鴻溝,勝敗經常就是取決於運氣。這正是奧運會的魅力。和單項世錦賽不同,冬奧會與夏奧會各自都每4年才舉辦一次。即便是最頂尖的運動員,生涯中也只有寥寥幾次參賽機會,獲得勝利的幾率就更加低了。這一切都讓奧運會顯得特別,不論這名運動員是否能奪得獎牌。"

"這也正是奧運會吸引我的地方,它對於我而言始終是一場節日盛宴,彷彿一個持續兩星期的生日派對。我歡呼,我難過。運動員們追逐夢想,夢想有時會成真,有時會破滅,而我和他們感同身受。我熱愛奧運會,我熱愛奧運會最為本初的精神,不論它遭到國際奧委會如何踐踏。即便是中國,也破壞不了我對奧運的愛。"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