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普丁的烏克蘭戰爭會如何影響台灣命運?

2022年3月5日

對於北京來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否可以作為解放軍武力攻台的試驗參照物?與此同時,在西方國家紛紛祭出嚴厲制裁的同時,中國還在經濟上「力挺」俄羅斯,這種支持究竟能維持多久?

https://p.dw.com/p/484A3
Taiwan Symbolbild Konflikt mit China
普丁入侵烏克蘭,能對中國武力攻台提供參考嗎?圖片來源: Dado Ruvic/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烏克蘭局勢對於台灣來說,具有特殊的「參照」意義。德國《明鏡周刊》線上版(spiegel.de)周六發表了駐北京記者Georg Fahrion的分析文章,探討了關心台海局勢的人們近日都會思考的一個問題:俄羅斯進軍烏克蘭的模式是否會對北京產生借鑑作用?

作者關注到,本周有兩個來自美國的高級代表團訪問台灣——一是現任總統拜登派出的訪問團,由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ke Mullen)帶隊,另一個則是上屆政府的國務卿蓬佩奧和夫人一行。

「而北京對此作何反應呢?不過是按慣例回應幾句,類似譴責美國支持『台獨勢力』,以及分裂國家的企圖注定失敗之類。聽起來甚至有些乏味。」而根據台灣國防部的消息,中國空軍僅僅在本周初派遣了一架直升機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這樣的動作在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成為某種常態。

Taiwan Taipeh | Besuch des ehemaligen US-Außenministers Mike Pompeo
蔡英文在台北會見蓬佩奧(3月3日)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TIAL OFFICE/REUTERS

為什麼這次北京方面這麼沉得住氣呢?作者分析道,雖然現在不應該急於下結論,但是中國對於近期的美台互動保持克制態度令人不禁猜測,「台灣的戰略局勢在普丁入侵烏克蘭之後是否發生了變化」。

文章接著寫道:「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應該是將烏克蘭戰爭視為對於自己武力攻台的某種試驗研究。普丁揚言烏克蘭不具備主權國家獨立地位的同時,北京也將台灣視為自己領土的一部分。既然普丁現在已經吸引了美國的注意力——這對於中國來說難道不是大好時機嗎?」

不過作者也指出,按照大多數西方軍事專家的判斷,中國人民解放軍目前應該還不具備順利攻佔台灣的實力和裝備。2021年,美國海軍上將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曾在美國參議院講話時預測,中國最早會在6年之內做好攻台的準備。

不過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的研究員伊斯頓(Ian Easton)則認為,烏克蘭戰爭對於中國來說提供了有利的借鑑。「普丁打破了長期以來的一項禁忌,那就是主權國家不能對另一個主權國家發動戰爭。」這位學者認為,只要普丁入侵烏克蘭的行動沒有對其政權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習近平或許就會從這場戰爭中獲得鼓舞,認為可以對台灣採取進攻行動。「在台灣的安全處境方面,我找不到任何充分的理由來保持樂觀。」

支持俄羅斯,中國會走多遠?

《法蘭克福匯報》(FAZ)駐上海記者Hendrik Ankenbrand則從經濟角度審視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文章指出,即使如同北京所稱的那樣,中國政府高層並沒有事先獲知普丁的戰爭計劃,中國在德國人心目中的形象也繼續下滑。

「由於中國被視為俄羅斯的夥伴,德國人對於中國本就存在的負面情緒如今徹底惡化,而德國經濟界尤其是汽車企業在華取得的高營業份額也成為風險因素。早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前,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就發出過警告稱,『德國企業正在朝著依賴於中國領導層福祉的危險道路上前行』。」

作者也關注到周六開幕的人大會議上,李克強將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目標設定為5.5%左右,未來中國將越來越多地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無條件地忠於俄羅斯」?由於北京批評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是「非法」的,並強調中國將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經貿往來,因此柏林方面也擔心,中國也許會試圖從經濟上拯救俄羅斯。

不過文章也指出,習近平不會為了普丁而放棄相對而言大得多的西方市場。歐盟中國商會主席武特克(Jörg Wuttke)指出,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之後,中國嚴格執行了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另一方面,中國領導層在過去幾天裡也非常清楚地觀察到,英國石油公司(BP)是怎樣以損失250億美元的代價迅速退出在俄羅斯石油公司的投資的。」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台灣民眾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