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戰狼出動

達揚(摘編)
2020年5月12日

新冠疫情正在演變成一場外交領域的爭鬥。中國外交官除了讚美本國的防疫成就之外,也對有關中方曾隱瞞疫情的批評做出強硬回應。《南德意志報》稱,中國一些外交言辭的火藥味之重,和平時期非常罕見。

https://p.dw.com/p/3c819
China Peking Neuer Außenministeriumssprecher Zhao Lijian
趙立堅的推文已經使其成為新一代中國外交官當中的明星人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

(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12日,中國外交官趙立堅發布推文稱,新冠病毒有可能是美軍帶入中國的。這一說辭不僅為各類陰謀論提供了口實,也為日後中美之間就疫情起源愈演愈烈的爭執奠定了基礎。《南德意志報》以《戰狼出動》為題介紹了近來中國外交官發起的一場不同尋常的宣傳攻勢。文章寫道:

"趙立堅的推文已經使其成為新一代中國外交官當中的明星人物。戰狼外交是指通過西方社群網站对派駐國發難、對批評者或不受歡迎的新聞報導發動攻擊或散步虛假訊息。戰狼這一名稱源自一部同名中國動作片,影片主角是一位蘭博式的英雄人物,他單槍匹馬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免受外國勢力的侵犯。從未有一部影片如此明確地表達了中國的全球霸權訴求。而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蘭博式外交官們也成了北京新型強硬外交戰略的主流。

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國在疫情初期隱瞞訊息、缺乏透明度的做法提出批評,習近平的國際形象極有可能因此受損。而在中國國內,儘管防疫工作成效顯著,但批評聲也同樣此起彼伏。中國面臨著極大的經濟壓力。由於債台高築,中國已無力啟動2008年金融危機後那種規模的投資計劃。正如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貝納(Thorsten Benner)所言,中國共產黨目前處於某種'防禦戰'模式。毫無疑問,習近平陷入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中國目前表現出來的強硬好鬥做派'更是焦慮和感受到威脅的表現,而並非強大和自信的外露。'"

文章寫道,戰狼們已成功地將中國的宣傳攻勢推向全球,而外交官們言辭強硬的程度,在和平時期絕無僅有。文章接著寫道:

"從美國、新加坡到哈薩克斯坦,全球範圍内,中國外交官以爭議性言論引發不滿的事例比比皆是。已有十多個國家召見了中國大使。歐洲也已感受到中國的腔調越來越強硬,而且不斷試圖重新定義新冠疫情的源頭。今年4月,中共曾試圖游說德國多個政府部門的官員,讓他們對北京的防疫措施做出積極的評價。法國召見了中國大使,因為使館官網上發布了多條引起爭議的文章。比如宣稱,法國對老人不管不顧,任由他們死於飢餓和疾病。北京還對荷蘭發出威脅,如果該國未來駐台灣機構不改名為駐台北辦事處,中國將停止對荷蘭提供醫療物資。而在此前數周,中國一家大報還宣稱,新冠病毒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義大利。"

China Eröffnung erste Aldi-Filialen | Shanghai
德國連鎖超市ALDI在上海的門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ldi China/A. Meredith

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零售業也同樣受到沉重打擊,今年3月的人均消費額同比下降了12%。瑞士《新蘇黎世報》驚呼,持續了數十年的中國消費熱難道要告一段落了嗎。文章寫道:

從經濟角度上看,中國下滑的個人消費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過去幾年當中,個人消費在整個國民經濟增幅中的佔比不斷提升,去年已經高達60%。有鑑於此,北京的經濟規劃師們也在不斷強調,重新提振消費熱情的重要性。然而,同重新開啟工廠和生產線相比,提振消費熱情談何容易。

不同的民調顯示:中國人已經變得越來越謹慎和節儉。儘管各地方政府試圖以優惠券或增加節假日鼓勵人們去商鋪或網上購物,但迄今為止,收效並不理想。不過,近來似乎也出現了一線希望的曙光:今年五一長假,境內旅遊已經有所回升,當然相比往年,差距仍然很大。

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是中國人的消費原則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呢,還是一切都會很快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這一問題的答案,對其他國家也很重要。畢竟中國是疫情過後最先恢復正常的國家之一。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觀點或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