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應對中國崛起 歐美應聯手制衡

2021年4月30日

面對中國的迅速崛起,面對中美衝突的日益激化,歐洲應當如何應對呢?是坐山觀虎鬥呢,還是應當積極參與其中?

https://p.dw.com/p/3soOR
Symbolbild Handelskrieg USA und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的客座評論稱,面對新的挑戰,歐洲必須放棄迄今為止的和事佬做派。否則歐洲人引以為傲的自由民主都將受到威脅。這篇題為《聯合起來才能制衡中國》的評論寫道:
「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對歐洲來說也具有重大的影響。布魯塞爾有人嘗試建立所謂的『戰略自治』,以便以安全的旁觀者身份躲過中美之間的爭鬥,自身不受任何損失。但是,想將歐洲搞成大號的『瑞士』顯然是無法成功的。歐洲更應該做得,是積極努力去化解看似不可避免的中美衝突。歐盟各成員國不論大小,都應努力讓歐盟承擔起這個角色。因為歐盟只有作為整體出現,才能具備相應的實力。

但是,目前歐盟採取的卻是一種『矇混過關』的戰略。每逢關鍵時刻,歐盟內部猶豫不決的表現就足以說明這一點。歐洲的秩序建立在法治基礎之上,這不僅適用於歐盟內部,也適用於各個成員國。當然,眾所周知,部分歐盟成員國確實存在憲政方面的問題。同樣道理,國際秩序也必須建立在國際法基礎之上。如果強權政治佔據了上風,那麼同法治基礎相輔相成的自由民主也將無法得到保障。」

評論指出,中國越來越暴露出推行強權政治的決心,而歐洲只有同美國聯手,才能有效制止這一趨勢。評論寫道:

「歐盟過於孱弱,因此必須採取我們稱之為『聯手制衡』的策略。同冷戰時期的遏制策略不同,聯手制衡的意義在於:歐洲及其所有的民主夥伴要尊重並捍衛中國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但與此同時,如果台灣遇到威脅,或維吾爾人等少數民族繼續被關進從事所謂再教育的集中營,那麼,盟友們就應集中力量,對中國施加強勁的政治和外交壓力。
長期以來,北京改採取的策略一直是,以表面友好的姿態讓對方在政治和經濟上一步步陷入依賴,直至除了對北京聽之任之以外,別無選擇。公開點明北京貫徹其權力的做法,並不意味著拒絕同北京開展合作。恰恰相反,應當同北京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只有加強和鞏固民主聯盟,我們歐洲人才能捍衛我們的價值觀。一場建立公開透明、互相尊重、利益均衡的世界秩序的競賽已經展開,每一個國家都已捲入其中。民主國家只有團結起來,才能真正削弱和遏制中國的擴張和侵略。」

China Wuhan Markt Schweinefleisch Coronavirus
中國出台新法律,制止食品浪費。圖片來源: Stephen Shaver/newscom/picture alliance

4月29日,中國人大會議通過《反食品浪費法》,今後過量點餐,造成浪費者,將面臨最多一萬元的罰款。《明鏡》周刊報導稱:

「中國官方電視台報導稱,這項立法是為了遏制越來越嚴重的食品浪費問題。據稱,僅外賣行業每年造成的食品浪費就多達180億公斤。

去年八月,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曾親自關注食品浪費現象。他形容食品浪費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他說,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隨後一些地方當局就啟動了旨在減少食物垃圾的行動。一些網紅也成了批評的對象,這些網紅錄製的影片顯示他們訂購了超量或昂貴的食品。」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