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巧用川普的習近平和尷尬的挪威

文木(摘編)
2017年7月7日

德國《經濟周刊》認為,無論經濟、軍事還是政治,中國都在擴大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G20峰會將表明,習近平會充分利用美國的弱點。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曾引發中挪糾紛,《新蘇黎世報》注意到,這位諾獎得主身患重病消息傳出後,奧斯陸的尷尬沉默。

https://p.dw.com/p/2g9qB
G20 Gipfel in Hamburg | Trump & Jinping & Merkel
圖片來源: Reuters/K. Nietfeld

德語媒體:巧用川普的習近平和尷尬的挪威

(德國之聲中文網)"G20成員國領導人赴漢堡開會的時候,基本上,關注的目光主要聚集在少數幾個與會者:美國總統川普、德國總理梅克爾、俄羅斯總統普丁、還有一名男子的表態引人注意,他就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位亞洲來客會以什麼樣的姿態站在世界舞台之上呢?" 德國《經濟周刊》(Wirtschaftswoche)本周四(7月6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

作者Matthias Kamp接著指出,多年來,中國領導人中有著共識,希望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在全球能夠扮演領導人的角色,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軍事領域:"追溯近兩千年的歷史,中國三次成為世界強國,漢朝時期、唐朝時期和清朝。鴉片戰爭之前二十年左右,1820年的時候,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近三分之一。而今,經歷了40年的經濟改革後,共產黨高層認為,現在,走上屬於自己的位置的時候到了。"

文章認為,川普当選美國總統是中國尋求重新在全球扮演領導人過程中的一個特別的助力。習近平巧妙地利用了機會。川普决定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習近平在達沃斯挺身而出,主張消除貿易壁壘。川普说退出氣候協議,習近平--這個有著嚴重環保問題國家的領導人幹脆地宣佈是全球氣候的救星。這很值得仔細推究。雖然十分努力,但是北京依然不能有效控制環境問題。中國缺乏運作正常且獨立的監控機構。

題目為"重新成為世界強國"(Zurück zur Weltmacht)的文章接著寫道,中國在全球各地都有大規模投資:"在美國和歐洲,中國主要收購高科技公司,用這個方式趕上西方的技術水準。在亞洲、南美和非洲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北京修建公路、鐵路、大壩和管道。中國要求對方的政治忠誠,並且嘗試輸出其威權的價值體系。許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中,中國自帶工人和建築材料。某些項目的經濟利用價值對這些國家來說有限,另外中國往往將這些地方視為原材料供應方。北京做出的所有決定,首先都考慮自身的利益。"

文章寫道:"這當然是中國的權利。但人們在與習近平和他的同僚打交道時必須知道這一點。"

大寫的尷尬

《新蘇黎世報》本周五(7月7日)的一篇評論先以挪威的經濟開頭:"中國是挪威經濟的重要市場,尤其是漁業,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機。新鮮的鮭魚需求量很大,至少曾經是這樣:直到2010年,挪威三文魚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90%。"

作者Ingrid Meissl Årebo接著寫道,這一年劉曉波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挪威和中國之間出現裂痕,北京認為挪威干涉其內政,雙方政治關係降入冰凍期,進口也暫時停擺:"挪威鮭魚在中國市場份額驟降到可以忽略不計的1-3%。"

中國和挪威雙邊關係6年後解凍:"去年12月兩國外交關係升溫,4月,挪威首相索爾貝格(Erna Solberg)率領龐大的經濟代表團奔赴北京,推進兩國關係。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簽署貿易協議,保證雙邊市場準入。"人权问题不在日程之上,它也不應該給雙方的關係帶來威脅。

最近劉曉波身患重病的消息傳出,超過150名來自歐洲、美國的諾獎得主要求中國允許這名61歲的男子出國治病。標題為"挪威尷尬的沉默"(Peinliches Schweigen in Norwegen)的文章寫道:"挪威保守派總理保持沉默,這種態度招致了外界的譴責。'膽小鬼'、'尷尬'、'向中國屈膝',朋友和反對派都發出這樣的批評 。"

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挪威這個數十年來最為努力的國際和平斡旋者,告別了道德大國這個角色。面對這種指責,索爾貝格不動聲色:"她承認,新近收獲的中國的友誼,比呼籲讓絕症病人劉曉波獲得自由更有價值。"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