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奧密克戎毀了習近平的"抗疫戰績"

2022年4月13日

上海陷入封鎖狀態已經兩周有餘,但新增病例的數量並未出現下降趨勢。儘管民眾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但當局似乎仍沒有放鬆限制的跡象。

https://p.dw.com/p/49tuw
China Xi'an Corona Lockerungen
圖片來源: 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指出,上海封城導致的混亂場面,毫無掩飾地顯示出了專制政權的瘋狂,也暴露出了中國"清零政策"的種種弊端。這篇題為《奧密克戎毀了習近平的'抗疫戰績'》的評論寫道:

"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仍堅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奧密克戎在中國造成大量死亡病例。因為今年秋季即將召開的黨代會上,他希望打破領導人任期上限繼續當政。有鑑於此,他也只能繼續沿用過時而嚴苛的防疫手段了:全盤封鎖,群體檢測。一旦發現陽性,立即送去集中隔離。只有轉陰之後,當事人才能離開人滿為患的隔離中心。如此隔離,患者病情加重的風險極高。

對於習近平來說,放棄清零政策,等同於承認自己的失敗,等於承認自己並不是一貫正確。要知道,早在2020年,習近平就已經宣佈中國戰勝了新冠疫情,並以此證明中國的社會制度要比西方更有優勢。而現在的局勢卻顯示,清零政策也給習近平本人帶來了政治風險:因為面對奧密克戎,清零政策難以奏效,因為這種變異毒株的潛伏期很短,一些無症狀感染者尚未來得及被檢測,就已經開始傳播病毒了。"

China | Coronavirus | Präsident Xi Jinping
《新蘇黎世報》:對於習近平來說,放棄清零政策,等同於承認自己的失敗。圖片來源: Li Xueren/Xinhua/imago images

評論作者Katrin Büchenbacher指出,清零政策造成的經濟代價越來越高,以至於中國總理李克強都已對'超預期變化'提出警告。民間的不解和不滿情緒也在不斷升溫。評論最後寫道:

"上海的混亂局面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在香港疫情失控之後,就應當加強預防措施,比如對老年人群體施打疫苗加強劑。迄今為止,更為有效的輝瑞和莫得納的mRNA疫苗仍未獲得中國批准。而在此前,中國官媒曾發起針對外國mRNA疫苗的宣傳攻勢,宣稱這類疫苗造成了死亡事件。中國醫療資源的不足也在疫情中暴露無遺,這一點在中國鄉村尤為明顯。即便是在城市裡,人們無論得什麼病,通常都會選擇去醫院,提前繳費、長時間排隊候診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雖然一些城市已經開始了家庭醫生試點,但這一嘗試仍處於初級階段。

Coronavirus China | Lockdown in Shanghai
"各國開始學習如何同病毒共存之際,中國的封城狂熱仍看不到盡頭"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但習近平顯然不願去改變這類制度性弊端,並有的放矢的對老年人群體提供更好的保護,而是採取了更為激進的做法。他要繼續堅持清零政策,任何批評意見都會遭到扼殺。中國的一些城市已經開始提前修建大規模隔離中心。世界各國開始學習如何同病毒共存之際,中國的封城狂熱仍看不到盡頭。"

世貿組織周二下調了對2022年全球貿易的預估。除俄烏戰爭之外,新冠疫情在中國死灰復燃也被視為是影響全球貿易的重大因素。《法蘭克福匯報》寫道:

"中國的清零式防疫政策也給世界經濟造成了額外的壓力。北京咨詢公司Gavekal發布的一項調研顯示,中國最大的一百座城市中,只有13座城市未受到禁足令等防疫措施的影響。而已採取防疫措施的城市和地區在中國國民經濟總值中的佔比高達54%。

其中防疫措施最為嚴格的首推上海,該市及其周邊地區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接近四分之一。而在大眾等汽車企業入駐的吉林省,過去幾周來,很多工廠一直都處在停產狀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