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向中國追責 到底有多重要?

文山(摘編)
2020年4月20日

美國政界高層近日要求就新冠疫情向北京追責,引發了德語報刊評論版的關注。《商報》認為,不論這種追責是否合理,國際輿論一旦開始討論此話題,就注定會削弱中國的國際地位。《法蘭克福匯報》則批評說,眼下有許多其他問題比「病毒是否起源於武漢」更緊迫。

https://p.dw.com/p/3bB9c
USA Corona-Pandemie | New York
目前在美國,已經有超過3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病亡圖片來源: Reuters/J. Moon

 (德國之聲中文網) 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追責將削弱中國的國際地位」為題,刊發評論指出,疫情導致的國際新秩序,不一定對北京有利。

「歷史上,大規模瘟疫曾經促成政治新秩序。本次新冠疫情也有可能造成同樣的結果。當前的危機再清楚不過地表明,美國人擔當世界領袖的意願與能力是多麼地小。G7、G20集團也同樣無法給出令人信服地答案。但是,中國亦無法在這場危機中自居為全球救援者。等到世界各國都擺脫了危機之後,追責之事就會成為關鍵,屆時這將成為中國的沉重負擔。」
「2007年,金融危機從美國開始爆發,後來,中國經濟起到了穩定全球經濟的作用,北京因此獲得了許多國際認可。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中國無法拯救全球經濟,北京自詡的抗疫領軍者形象也沒有得到什麼認同。這部分是因為新冠危機肇始於中國,湖北當局以及中央政府反應太遲、過晚向全球發出警報這一點,現在並無太大爭議。」

作者認為,雖然北京當局成功避免了所謂的「車諾比时刻”,讓國內輿論不再糾纏於疫情最早期的疏失,還讓湖北省政府充當替罪羊,但是在國際層面上,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在疫情最早期更透明,必然能夠為其他國家再贏得一些寶貴的時間。

文章注意到,針對中國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透明度問題,發難的不僅僅是美國,澳洲、巴西、印度等國領導人也紛紛提出了批評。「有些問題也許永遠也不會有答案,比如,這一病毒到底是自然環境下由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還是在實驗室內感染了人類?不管怎樣,單單是圍繞這些問題的討論,就足以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

作者接著指出,圍繞疫情的輿論爭奪戰早已開始,中國在積極為歐洲國家提供援助的同時,也在藉機拓展政治影響力。「在歐洲,中國在防疫領域的權力地位也已經成為了一個話題。口罩和呼吸機,現在已經發酵成了又一個5G:歐洲人正因此而擔憂自己過度依賴中國。」
「種種跡象都表明,國際社會在接下去一段時間將面臨一個弱勢的美國,以及一個國際地位遭削弱的中國。而在防疫工作中小有成就的韓國、德國等國,則有機會來促進多邊主義。北京當局現在必須建立起外界對其的信任,而透明度便是核心要義。對於中國領導人而言,當前的局勢也同樣是前所未見、充滿挑戰的。如果中方想要展現其全球責任感,也不妨減免非洲國家的債務,即便中國自身的經濟同樣處於歷史性的低谷。」
《法蘭克福匯報》以「圍繞武漢的遼闊世界」為題,在科技版刊評詰問:難道我們現在就沒有比「病毒是否來自於中國實驗室」更緊要的問題嗎?

「合理的批評可以有,也必須要有,它可以針對世衛組織,也可以針對基金會、政府部門、研究所等機構。但是,這種批評不應當煽動製造迷惑、讓民眾不安,而是應當致力於辨析澄清問題,從而讓今後的工作開展得更好。因此,新冠病毒可能源於實驗室洩漏事故的傳言,無益於解決當前的緊迫問題。可是,這則傳言仍然成為了火爆議題,大家都宣稱知道該問題的答案,畢竟,當前正有成千上萬的『專家』從早到晚忙著上網。至於新冠病毒的真正起源,則依然一片混沌。不過,眾多學者現在正想法通過迂迴的途徑來探尋疫情的源頭,因為直接的途徑被堵死了。」

「研究人員分析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觀察其分化與結合,並與其他病毒進行對比。他們試圖解讀病毒的基因序列,設法弄明白氨基酸集團改變會起到哪些作用。這些進行的分析工作需要真正的專家來做,因此,像愛丁堡大學演化生物學家蘭姆包特(Andrew Rambaut)近期所發表的推特就很令人安心:他的推特只引述了他與其他國家同事今年3月所發表的一篇論文,其中並沒有侷限於一種實驗室場景,而是要求更多的樣本、數據、試驗、抽樣,以及----透明度。」

「但願我們都能夠像學者、醫生、護士等其他一線工作者一樣,睿智而無畏地抗爭我們面前的共同敵人:新冠病毒。除此之外的一切其他話題,至少在當前都不重要。」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