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十九大前的習造勢

文木(摘編)
2017年9月18日

距離十九大召開僅有一個月的時間。德媒注意到習近平在會議前夕的宣傳造勢。《世界報》指出,習認為,必須要繼續通過象徵鞏固自己的權力。《日報》則關注到德國外長周末短暫的中國之行。

https://p.dw.com/p/2kCRF
China Präsident Xi Jinping, 90. Jahrestag Volksbefreiungsarmee
圖片來源: Reuters/D. Sagolj

德語媒體:十九大前的習造勢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報》發表的一篇文章關注到即將開幕的十九大,作者開頭先提到了德國外長嘉布瑞爾參加系列藝術展"德國8":"嘉布瑞爾乘飛機飛行逾7000公里,只為了在北京呆上一天。上周日,他在那裡為德國藝術家的系列展覽揭開帷幕,與中方就北韓衝突進行討論。距離聯邦議會大選僅有一個禮拜,他還是選擇了出行--這也顯示了中國現在扮演的角色有多麼的重要。"

作者Johnny Erling接著引出習近平:"習近平希望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不僅在經濟上,他也想讓中國在軍事、政治和文化上都佔據這個地位。這個國家將由一個人主宰,那個人就是他本人。"

距離10月18日十九大僅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會議召開進入倒計時,共產黨的宣傳機構加緊了對習近平的頌揚,《學習金句》這種關於習近平的書籍也越來越多。

文章指出,外交政策也會首次出現在會議議題上,川普奉行"美國優先",中國因而在全球政治舞台上正處在超速道上:"習近平能夠在國際上成為新的合作夥伴,尤其是在全球自由貿易和治理氣候變化的問題上。這樣,中國將會比原計劃中更快地在全球嶄露頭角。面對國內,中國共產黨繼續保持著不透明。幾乎所有的事情他們都保持神秘,尤其是關乎到計劃中的人事變動。因為年齡的原因,除了李克強外,7常委中,5名得換人,另外,中共中央政治局25人之中,至少有一半需要更換。"

文章接著寫道:"其實,考慮到習近平現在擁有的權力,他並不需要對開放心存擔憂。通過由他創立的12個中心小組,習近平掌控著經濟改革、國家安全以及軍隊的現代化。"

標題為"新的中國又出現了一名'最高統帥'"(Das neue China hat wieder einen „Oberkommandeur)的文章接著寫道:"現在的習近平還是認為必須要繼續通過象徵鞏固自己的權力。也是基於這點,朱日和閱兵式被現場轉播。當時,受閱官兵首次用'主席'回應習近平。軍方稱他為最高統帥,自毛澤東以來幾乎沒有人被賦予這個稱呼。"

解決核危機 德國來幫忙

德國《日報》(TAZ)發表的一篇評論將目光投向嘉布瑞爾的中國之行。文章寫道:"平壤政府知道,鄰國中國和俄羅斯多多少少都站在自己一邊。對立面是受到美國保護的韓國和日本。到目前為止,德國的態度僅是觀望。北韓對德國人來說很是遙遠。"

China Sigmar Gabriel bei Eröffnung der "Deutschland 8「-Austellung im Taimiao-Tempel
德國大選前夕,嘉布瑞爾「閃電」訪問北京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

儘管如此,德國總理梅克爾上個禮拜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德國可以參與調解北韓危機:"德國外長周日在北京出訪的時候也向對方提出了這個建議。"

在中國訪問的嘉布瑞爾呼籲各方要進行外交努力,緩和北韓核問題,在與中國外長楊潔篪會面後,他說,很明顯,北韓問題上需要雙重策略,既要施加壓力,也要進行對話。

文章作者Felix Lee寫道,事實上,在這場危機中,德國可能是個恰當的中介者,德國有DDR的經驗和歷史。直到最近,聯邦議會都定期向北韓派遣議員:"也就是說,德國與北韓有著接觸,這一點,其他西方國家不再具備。雖然這並不那麼重要,但可以成為外交途徑的出發點。"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