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動蕩的香港

達揚(摘編)
2019年7月3日

本周一,香港示威行動中發生了衝擊立法會事件,一些德語媒體認為,這類激進行為恰恰為北京打壓香港民主力量提供了口實。

https://p.dw.com/p/3LWWu
Hongkong China Protest Parlament Polizei
香港警方釋放催淚彈,試圖驅散立法會周圍的示威者和記者。圖片來源: Reuters/T. Siu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七一"大遊行期間,部分示威者衝擊並一度佔領了立法會。《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認為,衝擊行動日後或許會被證明是一次極大的錯誤。評論寫道:"香港前殖民宗主國英國發出的警告雖然合理,但可能毫無效果。英國政府警告中國,不要以抗議行動中的部分暴力行為為藉口,徹底剝奪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自由。然而,中國一方面絕不願意讓別人說教,另一方面,中國最擔心的莫過於'不穩定'。有鑑於此,周一發生的衝擊立法會事件,日後很可能會被證明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嚴格遵守規範主權移交事宜的相關協定,對北京來說,變得越來越難。此時此刻出現衝擊立法會的行動,對北京來說求之不得。完全撕毀協定,比如正式吞併香港,短期內北京想必不會這樣做。然而,儘管協定有效期尚未過半,這裡就已經出現了如此多的負面變化,人們就不得不擔憂香港的未來將會極其糟糕了。"

衝擊立法會事件發生後的翌日凌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召集記者會,她對示威者以極暴力方式衝擊立法會大樓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並表示會對違法行為追究到底。《法蘭克福匯報》以《示威群體出現裂痕》為題報導了香港事態的發展。文章寫道:

"示威者在立法會留下的畫面想必會讓一些同情者改變態度,卻正合政府的心意:涂鴉的牆壁,破碎的玻璃、撕扯的政治家畫像以及搗爛的攝影頭。

Hongkong Glasbruch bei Protesten
激進人士試圖沖破立法會玻璃外牆時,警方未予阻攔。圖片來源: AFPA. Wallace

對於北京中央政府來說,衝擊立法會恰恰提供了強力打壓示威者的合理理由。北京駐港代表表示,'這是對一國兩制的肆意挑戰。'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北京一直試圖給外界這樣的印象,即香港發生的事情完全是香港內部事務。然而本周二,北京開始公開介入,並敦促追究示威者的刑事責任。一些人有可能會被判處多年監禁。"

文章寫道,衝擊立法會行動也使泛民主派陣營的裂痕被暴露了出來。事件發生時,曾有十名泛民主派議員極力阻擋激進分子衝擊立法會,但他們被推到了一邊。周二,上述議員表示,他們雖然不支持這類行動,但卻能夠理解。他們認為,林鄭月娥應對此承擔全部責任,因為她拒絕對話。文章寫道:

"示威者當中有很多人對警方的行為提出質疑。七一下午,當一些蒙面男子試圖以鐵箱車衝撞立法會大樓玻璃牆時,警方並未予以制止。

恰恰是撞開了的玻璃牆令一些人萌生了衝入立法會的想法。很多人在周二提出了疑問,這些蒙面人真是示威者嗎?為何事發後他們消失的無影無蹤?一些學者和議員也對此提出了質疑:這些人會不會是受人雇傭,專門來激化示威者情緒的呢?另外,示威者衝入立法會之前不久,警方從立法會全面撤離這一事實,也令人疑竇叢生。

香港警方負責人盧偉聰駁斥了有關'設局'的猜測。他提出撤出警力的眾多理由中包括,示威者造成立法會大樓停電,已無法保障警員的安全。"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