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兩個男人的故事

2018年2月7日

林榮基與桂民海,習近平與江澤民。《南德意志報》關注了兩位銅鑼灣書店主角的遭遇;《法蘭克福匯報》則通過微信上的答題游戲《頭腦王者》被禁,對比了兩位中共領導人。

https://p.dw.com/p/2sHgl
China Hongkong vermisste Verlagsmitarbeiter
銅鑼灣書店的5個人與傳統的異見人士完全不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J. Favr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海明威1951年在古巴寫下這句名言。說這句話的是《老人與海》中的老漁民。近70年後,書商林榮基再次說出這句話",《南德意志報》2月6日題為"來,我們說句話"的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

"把這樣一本書(《老人與海》)、這樣一句話作為最愛,顯得有些俗套。而在有些時刻,你必須認真對待它們,這些書、這些話。因為它們顯然依舊可以惹怒當權者、毀掉一些人的生活,有時候也可以救一個人",在香港與林榮基見面的作者Kai Strittmatter這樣寫道。

"這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於兩個把生命獻給書的男人的故事。這也是一個關於大國及其統治者的故事,講述了他們與世界變化著的關係以及他們對那個自由詞匯的恐懼。這個故事中也出現海明威,不能只怪林榮基。巧合的是,除了這位書商外,崇拜海明威的還有中國黨和國家一把手習近平。在他發表新年賀詞時,可以看到他背後書架上擺著《老人與海》,不遠處是馬克思的《資本論》。"

文章將林榮基和桂民海這兩位書商之前神秘失蹤、綁架拘留、電視認罪的經歷比作"驚險劇":"在大約兩周多前,這部驚險劇有了續集,一個更加粗野的荒誕故事。"這裡指的是瑞典公民桂民海在火車上--當著兩名瑞典外交官的面--再次被中國安全部門帶走一事。"這一次,不僅香港戰栗,歐洲也震驚了。不過這種震驚來得恐怕有點晚,畢竟,桂民海第一次的失蹤經歷已是前所未有。"

文章援引瑞典中國問題專家、外交官Magnus Fiskesjö說,2015年桂民海被從泰國綁進中國監獄時,就應該有來自歐洲的大聲疾呼,然而當時沒有。這位瑞典專家與桂民海是老相識,他這樣評價作為書商的桂民海,"他只是想賺錢"。

文章寫道:"銅鑼灣書店的5個人與傳統的異見人士完全不同。為何他們成為了靶心?迄今不為人知,但是有一些傳聞。大部分人說:桂民海當時應該在忙一本關於習近平床上故事的書。林榮基表示,這是有可能的。當然,北京向世界發布的是另一個故事版本。……就像四年間在桂民海之前被捕的很多人一樣,中國當局也為桂民海安排了電視認罪。……通過這種在央視『認罪』,中共把文革的恥辱柱帶進了媒體時代,犯錯的人淚流滿面地在獄中進行自我批評。"

和桂民海一樣,林榮基也曾在電視上認罪,他在回港後召開記者會,講述了被拘留以及電視認罪時的細節。文章在最後援引林榮基的話說,他(獄中)想過自殺。『然而當我看到牆上的軟墊時,我知道了:在這裡,我就算想死也死不了』。"

China Militärparade in Peking 70. Jahrestag Ende 2. Weltkrieg Bildergalerie
圖片來源: Reuters/cnsphoto

《頭腦王者》因為影射江澤民而被禁?

上周,微信平台上"直播答題"的《頭腦王者》在中國被暫停服務。一天後,微信出面道歉,表示"今後將堅持團結穩定、正面宣傳為主,牢牢把握正確的宣傳導向、價值取向"。這起事件也引起了德語媒體關注。

《法蘭克福匯報》2月6日的一篇文章寫道:"官方沒有公佈具體是哪些問題惹怒了審查員。不過,很多網民都很肯定,該禁令是針對圍繞前中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的網路惡搞,……也就是『膜蛤』。"

"對這位91歲領導人的影射之所以在政治上會如此敏感,是因為很多網民借此隱晦地對當今中國領導層進行批評。……例如,江澤民在接受美國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採訪時,華萊士對他說,『你是世上最後一位重要的共產黨獨裁者』,而江澤民只是聊電影《阿甘正傳》、《角鬥士》,微笑著伸手去拿茶杯。"

"這一切與當今國家主席習近平公式化的演講、不動聲色的露面形成了鮮明對比。……即便是江澤民那些有點難堪的時刻--比如在西班牙國王面前梳頭,對比中國官媒每天針對習近平千篇一律的政治宣傳,都顯得充滿人性。"

文章在最後列出了可能導致《頭腦王者》被禁的問題:"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是誰說的?此語出自林則徐之口,然而敏感的地方是選項中也有江澤民,因為江曾引用過這句話。另一個惹事的問題在不知就裡的人看來可能很無害:『誰改變了中國?』然而答案選項中有一個字與『蛤』字很類似,而且,有一本江澤民傳記,題目就是《他改變了中國》。"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