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來自中國的「好消息」

王凡 (摘編)2015年5月21日

東方傳來積極的訊號——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調查顯示,今年年初中國耗煤量、碳排量明顯下降,這一變化引起《南德意志報》、《柏林報》等德語媒體的關注。

https://p.dw.com/p/1FTsa
Symbolbild - Kohlekraftwerk China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氣候保護問題上,全世界的眼睛都盯著中國",《南德意志報》5月20日政治版一篇名為"少了幾千礦井"(Tausend Minen weniger)的文章在開頭這樣寫道。文章表示,在同一周內,就這一問題從中國傳來了兩個重大消息--一個出人意料地好,一個極其糟糕。

"壞消息是:中國可能在今年--最遲也就是明年,超過美國成為自1990年以來世界溫室氣體累積排放第一大戶。"

好消息則來自於"綠色和平"。據該環保組織近期調查顯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燃煤使用量同比下降了7%有餘,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5%。如果能保持這一趨勢,中國將在2015年實現世界上耗煤量和碳排量的最大回落。

文章寫道,儘管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世界排名第二,然而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卻是第一大戶,其排放量已經是美國的兩倍。"其中的罪魁禍首是煤:中國的用煤量相當於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很長時間以來北京一直使用這個論據:對抗氣候變化首先是工業國家的責任;在達到西方的物質水準前,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應當擁有排放和發展權。"

Luftverschmutzung China
中國很多大城市存在嚴重霧霾問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然而如今,連北京政府也意識到,這個老論據不再總能替自己解圍。一方面,中國的人均碳排量(7.2噸)已經超過歐洲(6.8噸);另一方面,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和美國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專家預測,中國1990年以來的溫室氣體累積排放量將在2015年或2016年超過美國。

"與此同時,對於中國領導層而言,降低用煤量已經成為內政要務:空氣污染引起了中國城市居民的極大不滿。據《南華早報》報導,在上個周末,廣東上萬人抗議反對新建煤電廠。"

"空氣正慢慢變好"

"從遠東傳來希望的訊號",《柏林報》本周四也以中國減排為題,表示中國雖然仍然是溫室氣體排放的「罪人」,但"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在氣候政策方面算得上是先鋒。"亞洲氣候小奇跡是有力的政府政策的結果。……這種政策是出於現實的必要性:中國正陷入霧霾中;氣候變化導致中國沙漠面積不斷增加。"

因此,中國政府改變了之前不顧一切代價發展經濟的政策,而將可持續發展放在了中心位置。中國正以驚人速度新建風電站、太陽能熱電站。

"中國的新政策具有長期性。告別燃煤已是板上釘釘,哪怕這短期內會在礦區造成工作崗位流失。在中國的工業區和大城市,已經能感到空氣品質好轉。這大大給中共加分。……現在已經可以預見,在今年12月底的巴黎全球氣候大會上,中國將不再坐在氣候罪人角落裡,而是成為(氣候保護的)推動力量之一。"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