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還需要香港 因此不會動武

葉宣(摘編)
2019年11月12日

香港局勢仍是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抗議活動的升級是否會讓暴力顛覆爭取自由的初衷?如果動蕩難以平息,北京是否會動用武力控制局面?

https://p.dw.com/p/3StNO
Bankenviertel in Hongkong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J.Kalaen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評論報》發表評論,呼籲"終止香港的暴力"。作者認為,香港抗議衝突升級的獲益方並不是示威者,而是掌權者。評論寫道:

"幾乎沒有人能夠或願意停止這一逐步升級。香港政府一開始低估了這場反抗,之後又希望能通過做出微小的讓步,把示威者的憤怒平息下去。現在,則寄希望於將示威運動刑事犯罪化。

令人遺憾的是,一小群騷亂分子用他們的挑釁行動給所謂的安全力量提供了口實。抗議中的這一部分破壞了絕大多數和平示威者最初的目標。他們走上街頭,和平地爭取自由和繁榮。這一目標因現在運動的兩極分化而受到了威脅。

現在開始有公司打算離開香港這個特別行政區。而北京讓步的前提條件是反抗保持和平。正因此,首先是示威者必須緩解衝突。對他們來說,和平對話和妥協是唯一的出路。"

需要香港這個"異體"

《商報》發表客座評論,從金融和資本管制的層面分析指出"中國需要香港,因此不能出手干預"。作者認為,香港的抗議活動讓中國領導層面對一個兩難局面。如果不進行干預,就不得不擔心"一國兩制"會蛻變為"兩國兩制",因為"自上而下的一黨統治和自下而上的民主運動在本質上是無法兼容的"。

Maskierte Hongkonger Studenten singen bei ihrem Abschlus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K. Cheung

"而如果出手干預,又會損害另一個重要原則:兩種政治制度、兩套金融體系。自由的金融市場是香港碩果僅存的紅利。"文章指出,作為製造業中心,香港早已被中國和東南亞其它地區,包括珠江三角洲所取代,而作為數字經濟的中心,深圳則更為重要。

"然而作為金融中心,香港仍然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與商品市場不同,由於管制更多,中國的金融市場依然相對封閉。儘管上海自貿區以其金融服務自由化,例如人民幣離案賬戶業務,已逐漸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因為它結合了貿易和製造業中心的優勢。

對於在香港上市、面向國際投資者的中國企業來說,這裡最重要的市場,也是中國企業發行債券的最重要地點。

目前對中國企業來說,離岸金融市場遍佈世界各地,包括西方各大金融中心。這一事實對香港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與西方金融中心相比,對經由香港的資本流動,中國的金融審計部門可以更容易地進行監控。……這種監控在目前的形勢之下尤其顯得重要。如果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爭端持續無解,市場的預期是:中國不得不面對比美國更大的損失。"

"軍事幹預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中國和台灣的投資者會認為,中國領導人今後會在香港實行與內地類似的金融管制,並可能會因此轉向其它金融口岸。僅這一項就將使人民幣陷入貶值壓力。"

作者認為,如果美國對中國的干預報以反制性措施,這一壓力還會加大。鑑於中國私人企業的高額美元及其它西方國家貨幣債務,人民幣貶值無疑將是雪上加霜。" 如果中國想避免這一風險,就必須保持住香港這個自由的金融口岸,尤其在目前情況下。這就實際上排除了軍事幹預以及接管香港的可能性。"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