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讓普丁無後顧之憂

2022年2月25日

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之後,德國媒體十分關注中國在這場危機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法蘭克福匯報》批評西方緊盯中國的戰略讓俄羅斯鑽了空子;《明鏡線上》指出,中國對西方的反感使其不願向侵略者亮紅牌。

https://p.dw.com/p/47bvT
Eröffnungsfeier | Olympische Winterspiele 2022 | Peking, China
法蘭克福匯報:中國不會因為烏克蘭出賣普丁。圖為普丁在北京出席冬奧開幕式圖片來源: Carl Court/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刊登題為"中國讓普丁後顧無憂"的文章認為,中國不會因為烏克蘭出賣普丁,北京和莫斯科建起的威權軸心是西方經歷的又一次痛苦的教訓。

"一方面,北京清楚,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在烏克蘭遭到殘暴踐踏的事實,毫無疑問開創了一次危險的先河,歐洲方面還將辯論戰略自治,以解除依賴局面,它不僅涉及俄羅斯天然氣,中國的工業產品也在其中。

"另一方面,在同西方進行地緣戰略以及世界觀的競爭中,俄羅斯是習近平的盟友。因此他不會因為烏克蘭而背叛普丁。他甚至期待,美國會較長時間地被牽制在歐洲。"

"對美國領袖,以及歐洲自詡為偉大戰略家的那些人,2022年2月24日是又一次痛苦的教訓。國際政治不能在紙上進行推算。華盛頓多年來準備同中國展開全面對峙的勁頭,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它使人們對東歐局勢的發展視而不見。"

北京的意見從未有過今天這樣的份量

《明鏡線上》發表長文分析中國即便在侵略烏克蘭戰爭開始後,仍然不願譴責俄羅斯的原因。

"中國政府對烏克蘭戰爭所持有的立場,增添了新的、特別令人憂慮的因素。當西方國家政府顯示團結一致的時候,北京卻站到莫斯科一邊,至少口頭上是這樣。

一直到最後,許多觀察家希望如果普丁發動戰爭,至少看到中國表達中立態度,就像2014年俄羅斯兼並克裡米亞半島時那樣。然而,中國目前對西方的反感,似乎已經超過向俄羅斯侵略者亮紅牌的慾望。

"從過去發生的事件中已看出這一苗頭。今年2月4日普丁總統出席北京冬奧會,同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進行會晤後,兩人發表了5000字的共同聲明。該聲明可以讀到雙方均反對北約擴展的句子,而這可以看作是習近平送給普丁的禮物,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明白無誤地表達其對北約在東歐扮演角色的立場。普丁則以"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答謝。

"在西方各國政治中心,首當其沖在華盛頓,中俄"肩並肩"的這一公開宣示讓政治家和專家們感到警覺。中俄友好關係聲明在他們眼中上升到了一種非正式結盟的地位:雙方突然間擺出相互支持的姿態,宣稱支持對方的核心利益,儘管它們同本身的核心利益毫不相干。以北京的一貫做法作為衡量尺度的話,它這回的表現可謂非同尋常。

Ukraine-Krieg | Kiew morgens 25.02.22
俄軍已兵臨城下,基輔市中心(2月25日)圖片來源: DANIEL LEAL/AFP

在這之後,專家們開始猜測,鑑於目前的緊張局勢,習近平如此迎合普丁的真正動機是什麼?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中國政府圈的消息報導,冬奧會開幕式之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層在中南海閉門商談多日,尋求既向俄羅斯釋放團結訊號、同時又避免同西方完全割裂的做法。"

文章最後認為,中國參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普丁也不會寄希望於北京輸送武器,"更現實一點的可能,是中國幫助俄羅斯擺脫國際孤立,設法繞過制裁。"但無論如何,"北京的話語地位在莫斯科那裡還從未有過像今天這樣的份量"。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恩怨情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