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版的世界版圖

文木(摘編)
2017年5月12日

本周末開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引起德媒關注。《南德意志報》文章指出,中國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全球化,本次會議旨在推動這項計劃。《每日鏡報》則把目光投向了有"太陽王"之稱的"太陽能世界"公司的破產,其創始人表示,中國是導致該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

https://p.dw.com/p/2ct5d
Infografik Chinas neue Seidenstraße Chinesisch

德語媒體:中國版的世界版圖

(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北京再次出現湛藍的天空,如果數公里長的高速公路被清潔工人力打掃,市區的花壇中綻放著迷人的花朵,胡同裡戴著紅袖標的巡邏驟然增多,那麼,就又到了這個時候:中共當局計劃召開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這次的會議要比往常更為重要。"《南德意志報》一篇文章開頭這樣描述了周末即將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文章的兩名作者Christoph Giesen和Kai Strittmatter接著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中國2013年推出的這個項目:"人們可以將之稱為'新絲綢之路'。這是一個涵蓋了65個國家,近全球70%人口的投資和基礎設施網路。"對該項目還不十分熟悉的巴伐利亞州州長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本周出訪中國時與中國副總理馬凱舉行了會晤,其間中方向他表示,巴伐利亞州的紐倫堡是絲綢之路的最新的一個終點。澤霍費爾事後驚訝地表示,之前對此並不知情。作者寫道:"順便說一下,北威州的杜伊斯堡之前曾被告知,該市是終點城市的消息。土耳其伊斯坦堡以及葡萄牙都曾被通知自己是絲綢之路的終點站。"

標題為"條條大路通北京"(Alle Wege führen nach Peking)的文章寫道:"中國向世界各地發出邀請函,全球28個國家和政府首腦將會赴會,其中包括普丁、艾爾多安、杜特蒂,許多客人來自中南亞,北韓也在被邀之列。看起來更像一個獨裁者佔多數的聚會,不過緬甸來參加會議的代表是翁山蘇姬。如果西方國家對論壇顯示出相對保守的態度(德國政府派出的是經濟部長齊普裡斯Brigitte Zypries),那是因為這也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中國通過絲綢之路輸出國內的過剩產能,'一帶一路'早已成為一個政治色彩相當濃厚的項目。"

文章繼續寫道:"每個中國領導人都需要一個大型的形象工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頗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習近平的國際加冕禮--幾個月後,就將召開中共十九大,屆時習近平將會重新進行人事佈局、擴大權力。"

"這有著經濟動機:中國現有的經濟模式已經抵達極限,出口不再增長,國內需求遠遠不夠實現增長目標。為了繼續保持至少6.5%的增長,中國政府自己進行投資,為此不惜背負高額債務。近年來,高鐵網路就這樣誕生,新的飛機場則以創紀錄的速度修建,這些項目其實並非個個明智合理。"

作者又將目光投向德國:"每個星期都有裝載滿滿的5列貨車從中國中部啟程,它們的目的地是杜伊斯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列車空車而歸。到目前為止,絲綢之路主要是單行道。這個項目迎來的不僅只有歡呼和掌聲。中國巨人也引起了恐慌害怕的情緒。比如斯里蘭卡,在絲綢之路的框架下,一家中國集團負責擴建一個深水港口。為了還清債務,該國政府不得不將85%的股份轉讓給中國招商局國際(China Merchant Holdings International),並且給予對方99年的使用權。這引發了民眾上街示威抗議。"

Logo Solarworld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Berg

難擋中國傾銷

《每日鏡報》則注意到了德國太陽能業界之星的隕落。"太陽能世界"(Solarworld)公司宣告破產。有著"太陽王"之稱的企業創辦人阿斯貝克(Frank Asbeck)認為,中國是導致該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

題目為"沒有機會對抗中國"(Keine Chance gegen die Chinesen)的文章寫道:"他與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EU ProSun一道參與了歐盟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傾銷戰鬥。取得了成功。就在3月,歐盟對華反傾銷措施延長了18個月。但這收效甚微。該協會主席尼馳克(Milan Nitzschke)抱怨道:'2013年起實施的反傾銷措施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得到嚴格的監管,從那時到現在,歐洲的太陽能行業內已經有超過100家企業及工廠破產。'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了這個結果。"

作者Susanne Ehlerding指出,去年年中,中國對太陽能產品的內需放緩之後,中國政府再次增加了(對海外的)施壓力度。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主席尼馳克表示,中國的太陽能並網電價降低,這使得中國的過剩產能再次以傾銷價格湧向國際市場。這給全球各地造成損失,成千上萬的人失去了工作。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