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害怕新冷戰

樂然(摘譯)
2018年8月31日

《法蘭克福匯報》聚焦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近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署名文章,認為從中反映出中國對新冷戰的擔心。《新蘇黎世報》關注了中國公民的數據保護問題。

https://p.dw.com/p/3470c
Symbolbild Handelskrieg USA und China
貿易戰會變成新冷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習近平不發推特。中國領導人想表達的重要訊息都通過其它途徑傳遞給人民。比如通過中共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法蘭克福匯報》開篇這樣寫道。作者認為,《人民日報》上發表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的文章讓人感到,在中國眼裡,新冷戰的威脅已越來越大。

文章說,"過去幾周,跡象顯示,中國領導人正在進行反思。'冷戰'一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中國問題專家畢曉普(Bill Bishop)在和許多研究共產黨的專家對話後得出結論:'習近平已經認定,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壓制中國'。戰略咨詢員隆國強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說,'為了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美國一直防範任何可能的追趕國家。'先是蘇聯,然後是日本-現在是中國。"

隆國強稱,要堅持"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原則立場。《法蘭克福匯報》作者認為,隆國強的文章既可以看作是呼籲人們團結起來,頂住壓力的號召令,也可以看作是對批評者的拒絕,同時它討論的也是一個中國的戰略家們數十年來一直關注的問題:中國如何才能回到以前的強大,但又不陷入與美國的軍事衝突中:"北京方面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認為,與美國在經濟上的交織是避免衝突升級的最好的保護--如今,這一點打上了問號"。

文章指出,有一方現在呼籲向川普做出讓步,沿襲和平崛起的傳統,但以閻學通為代表的另一方則強調,退縮會鼓勵台灣爭取獨立,使美國提出更多新要求。"這位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在這場討論中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久前表示,未來10年隱藏著這樣一個問題,台灣是否會獨立將是中美發生衝突的最大威脅。'我們必須注意,不要讓雙邊緊張關係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他說。否則會出現新冷戰的危險。"

《法蘭克福匯報》的文章最後寫道,"習近平深處窘境,一方面要展示強大,另一方面又不能任由民族主義勢力宣洩。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說,'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非常民族主義',如果受到鼓勵,民粹主義會捲土重來"。這可能非常危險。"

中國當權者不重視個人數據保護

Cybersicherheit
個人數據保護在中國幾乎不受重視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Hirschberger

數天前,中國華住飯店集團承認,近1.3億用戶訊息被洩露,暗網上這些訊息被人兜售,一開始要價8個比特幣。《新蘇黎世報》對該事件予以了報導並評論說:

"這一事件顯示,中國企業的資料庫多麼不堪一擊,顧客的私人空間多麼缺少保護。在中國,除了經常是由駭客或受害企業員工發動的對資料庫的攻擊外,還存在一個可以購買訊息的黑市。藝術家鄧玉峰4月就向大家展示了,得到這些訊息多麼容易。他在一次舉辦展覽的框架下,通過黑色渠道獲得了武漢34.6萬居民的訊息,包括姓名、年齡、身高、電話、住址、電郵、銀行數據、薪水、汽車牌照、在網上購物、參加業餘活動、購買火車票等訊息。他將這些訊息印在卡片上展出。目的在於讓同胞們認識到,這些在網上透露的訊息會讓他們多麼易受傷害。"

文章指出,數據安全和保護私人空間的話題在中國幾乎沒有受到立法者的關注,這後面有經濟和政治原因。企業希望鑽法律的空子,蒐集顧客的數據,以便今後在大數據或者人工智慧等未來科技中獲得優勢。"從政治角度而言,當權者不想強調保護私人空間的意義。在國家安全的藉口下,當權者今後也將蒐集公民的所有數據,深入他們的私人空間。數據洪流讓當權者可以對人民進行更好的控制。"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