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作為新冠贏家的真相

安靜 (摘編)
2020年10月24日

中國經濟增長、感染病例減少,有觀察人士由此將中國封為新冠危機的贏家。《世界報》卻認為,中共為此付出巨大代價,中國的危機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https://p.dw.com/p/3kO7z
China Symbolbild Großmacht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報》10月22日發表署名文章「中國作為新冠贏家的真相(Die Wahrheit über China als Corona-Gewinner)」。文章開頭寫道:「中國國家統計局本周一公佈的該國第三季度同比增長近5%,這一消息令許多西方觀察人士震驚。第二波疫情正在席捲歐美國家,經濟遭受創傷。」

作者Maximilian Kalkhof隨後筆鋒一轉:「而中國的經濟則蓬勃發展。對一些觀察人士而言,這一證據足以得出以下結論:』中國將成為新冠危機的贏家』。」聽到這種說法,北京估計已經開香檳慶祝了。那裡的當權者最大的心願應該就是證明,在抗擊新冠疫情的行動中,民主國家不如專制的中國。然而,給中國冠以新冠贏家稱號的人不僅為中共送上了一份宣傳禮物,而且也太過輕率了。因為,被他們認為是』贏』家的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台灣和紐西蘭呢?

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在8月份發表的的一份簡報中指出:「成功減少新冠病例數量的國家在重新振興經濟方面通常更成功。」《世界報》的作者卻認為這一結論過於簡單,「並不適用於所用國家」。該報文章寫道:「畢竟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成功戰勝疫情的國家。台灣和紐西蘭也鮮有新增病例,但是這兩個國家都沒有呈現出類似的增長趨勢。區別就是:這兩個島國十分依賴於全球貿易和旅遊業,而中國則擁有14億人口組成的國內市場。」

BdTD | Coronavirus | China Wuhan Menschen feiern Normalität auf Musikfestival
中國擁有人口眾多的國內市場圖片來源: AFP/H. Retamal

「總而言之,中國的經濟優勢一直都在。新冠危機甚至加速了這一趨勢的發展。因為即使沒有國際市場,中國依舊可以依靠巨大的國內市場,但是中國就有此成為』贏家』』了嗎?」作者Maximilian Kalkhof如是提問。

中國的「政治災難年」

他繼續寫道:「得出這種結論的人忘記了:過去這一年對中國而言可謂是一場政治災難。中國和西方從根本上彼此疏遠,將此作為2020年的標誌事件載入史冊,一點也不為過。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不僅和美國的關係一落千丈,中國和歐洲的關係也急劇惡化。」

《世界報》進一步分析指出:「中國最初試圖掩蓋疫情的做法,加上其外交人員的強硬表態,使得該國國內的其他問題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新疆再教育營、無視香港法治、對台侵略性行為。媒體對這些議題的報導比一年前都要多很多。從公關角度來看,這對北京而言是一場災難。」

文章最後寫道:如今中國看似已經戰勝了新冠危機,但是最初試圖掩蓋疫情的做法導致家破人亡、商店倒閉。這些悲劇不僅不會出現在中共宣揚其成果的敘述中,面對疫情,該政黨反而加大了監控力度,由此為以後的衝突埋下了種子。與其說中國是』新冠危機的贏家』,不如說:中國的危機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DW Shift 20.06.2020
面對疫情,中共加大了監控力度圖片來源: Reuters

中國的抗疫手段


中國是否真的戰勝了新冠?德國電視台NTV也在其網站發表文章,提出類似問題。文章在導語中寫道:「一切從中國開始——今年年初,新冠病毒導致千萬人口大城武漢封城,全世界瞠目結舌。當時還未形成大流行,貌似遙不可及。但是現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歐洲飽受第二波疫情的襲擊,中國卻已逐漸恢復常態。怎麼會這樣?」

作者隨後在文章中提到,除了實施嚴格的封鎖和全面的檢測措施以外,不少地方現在依舊會進行體溫測量或者要求民眾出示綠色健康碼。中國研發的這種手機應用程式用於對潛在的感染者進行跟蹤和識別,如果健康碼變紅則需立即實施隔離。文章就此指出:「維權人士批評稱,北京通過這類手機應用程式擴大了對民眾的監控,可能會在疫情過後繼續採用這一措施。但是不得不說,這種在歐洲人看來頗為嚴厲的措施也有助於公共生活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