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伸出「看不見的手」

葉宣(摘編)
2019年3月29日

記者無疆界組織本周發布一份報告,歷數中國在全球開展媒體宣傳攻勢的措施,並對此提出警告。不止一家德語媒體以此為契機關注了中國近年來的大外宣。

https://p.dw.com/p/3FtxM
Kenia Leser der "China Daily"-Zeitung
目標之一:「講好中國故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T. Karumba

(德國之聲中文網)《南德意志報》刊登了以"看不見的手"(Unsichtbare Hand)為題的報導,詳述中國政府對國內外媒體產業的控制和滲透。文章先介紹了中國媒體所受到的全方位的控制後寫道:

"控制本國媒體早已不夠了。為了貫徹自己的政治議題和對媒體使命的定義,北京已在將其影響擴展到外國媒體的編輯部,投資出版社,對不配合有關路線的記者和媒體施加壓力。這是本周一記者無疆界發布的一份報告給人留下的印象。該組織稱中國在國際上試圖擴展影響力,已達到了對全球民主構成'現實威脅'的地步。'如果民主國家不進行抵禦,北京將把自己的宣傳強加於人',報告作者這樣警告。"

文章介紹,中國大幅增加了對外宣媒體的資金投入,每年達約合13億歐元。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用6個頻道提供5種語言的節目,在140多個國家播出;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70多個國家播出65種語言的節目。據路透社報導,它還至少是14個國家的33個廣播電台的最大持股方。

中國官方舉辦的國際性媒體論壇會,討論包括"西方媒體的霸權"、"正面報導"這樣的議題。過去幾年,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數千名外國記者到中國參加了新聞培訓。為了配合"一帶一路",新華社、環球電視網和國際廣播電台成立了"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參加的有42個國家的72家媒體。

China Start von CGTN - Eröffnungsveranstaltung
對外電視:中國全球電視網(CGTN)2016年啟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Ju Peng

"在許多民主國家,中國的這種宣傳攻勢引來的是批評性的目光,因此北京在那裡採取另一種策略:誰如果不合作,就把它買下來。據彭博新聞報導,中國僅在歐洲就投資30億歐元參股媒體公司。……這樣的投資效果如何,從南非《獨立報》專欄作者Azad Essa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他去年曾報導過中國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遭受的壓制,報導上線幾個小時後,他就被炒了魷魚。該報有兩個中國股東,其中之一是一支非洲發展基金。"

廣告還是宣傳?

《法蘭克福匯報》也關注了記者無疆界組織的有關報告。"中國毫不掩飾自己對外國公眾輿論施加影響的意圖,並願意為此投入大筆資金",

"但報告也承認,這種擴張的廣度和深度到底如何,還難以估量。不過報告列舉的具體事例反映了北京的全球雄心。例如,國有對外電視台全球電視網(CGTN)幾個月前在倫敦開設了一個辦公室,聘用了90名工作人員。鑑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和德國之聲在中國都受到封禁的事實,不禁讓人對對等性提出疑問。CGTN在華盛頓和奈洛比也擁有規模相當的辦公機構。同英文黨報相比,CGTN的宣傳顯得更有身段和噱頭,不時有外國評論員出鏡。北京是否憑這個就能吸引歐洲的觀眾,仍有待觀察。"

"報告作者還以批評的眼光看待由《中國日報》編輯出版、由包括德國報紙在內的諸多西方報章隨刊發行的《中國觀察》廣告副刊,認為這為北京提供了通過資金手段施加影響的重要可能。一份這樣的副刊在美國能為報紙帶來約合22萬歐元的廣告收入。如果定期發行,就會(讓報紙)產生資金上的依賴性。"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