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不參與制裁?中國對俄羅斯出口驟減

2022年7月15日

《法蘭克福評論報》發現,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並沒有繼續保持正常的對俄貿易關係,對俄出口銳減;《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了即將來到德國市場試水的蔚來汽車。

https://p.dw.com/p/4ECqL
Russland China | Die erste russisch-chinesische Brücke über den Fluss Amur wird für den Verkehr freigegeben
連接中俄兩國的黑河大橋2022年6月終於正式通車圖片來源: Amur Region Government Press Service/TASS/dpa/picture 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沒有參加西方因侵略戰爭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官方甚至聲稱與俄羅斯的合作"無上限",雙方互為戰略夥伴。但《法蘭克福評論報》發現,數字講述的卻是另外一個故事,"沒有參加制裁俄羅斯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向俄羅斯的出口出現大幅下滑。"

文章寫道,制裁一方必須組成廣泛同盟,否則,被制裁的俄羅斯可以找到另外貨源,架空制裁。位於華盛頓的彼得森研究所對54個國家、佔俄羅斯進口90%以上的數據分析之後得出結論,從戰爭爆發截止到4月底,參加制裁的國家向俄羅斯的出口猛降60%;沒有加入制裁的國家,包括中國,對俄出口降低的幅度也達到40%。

"中國對於莫斯科而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2021年,中國佔俄羅斯進口總額的比例達到四分之一,其中,半導體產品甚至高達57%。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雖然宣佈同俄羅斯繼續保持正常的貿易關係,但實際上,中國對俄出口截止到4月底大降38%。"

文章認為,中國的出口商顯然在推動制裁機制的國際化:

"每個拒絕監督出口的企業,都會面臨不再獲取美國技術,以及無法使用美元、歐元做生意的風險。對俄出口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跨國企業的決定。這些企業佔據中國出口量的一半,而它們很可能不執行北京的指示,而是奉行外國母公司的決定。"

蔚來德國上市前遇到官司

蔚來電動車尚未踏上德國市場,但摩擦已經出現,還打起了官司。《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這個話題:

"所涉及的是ES6和ES8兩個系列,它們讓德國本土的奧迪汽車如鯁在喉,頗不舒服。說詳細點,奧迪自己有著跑車系列S6和S8,深感這裡有魚目混珠的危險。一名企業發言人說,'我們認為品牌權受到侵犯'。這也是他們對簿公堂的理由,不久,慕尼黑州法院將宣判一審裁決。蔚來公司不願對該案表態,稱案子還在審理過程中。"

REV Electrified
蔚來2022年秋季將登德國市場圖片來源: DW

本文作者認為,如果蔚來敗訴,對其今年第4季度在德國上市計劃,將是一次不小的挫折:

"中國巨富李斌2014年創辦的蔚來電動汽車公司,特別強調國際化。4年來,蔚來在中國兩家工廠每年提供60萬輛電動車上路,它在美國加州聖荷西(San José)、英國牛津設有研發部門,在德國的慕尼黑市有一個設計中心。"

"蔚來電動車同本土電動車的區別在於:蔚來車需要換電池。固體電池不再充電,而是在服務站,機器人幾分鐘內就能裝好充好電的新電池。這樣,蔚來司機能節省很多充電時間。

今年第4季度蔚來正式走上德國市場時,這裡多條高速公路上,已建起了換電池站。聽說在柏林的布萊特施德廣場(Breitscheidplatz),還將設立一個稱作'Nio House'的豪華展廳,有酒吧和會談室,瞄準富裕階層,也就是奧迪、寶馬、賓士的顧客群。"

文章指出,蔚來雄心勃勃,稱ET7型的電池續航能力達到1000公里。"果真這樣,ET7型便甩下了任何一家電動車企。根據Carwow的比較數據,賓士EQS的續航能力為768公里,特斯拉652公里。"

有關同奧迪的官司,文章寫道:

"蔚來ES6和ES8是兩款SUV車型,分別於2016年和2018年在德國申請品牌專利,但在一審即被駁回,理由是,ES6很容易想成是奧迪的電動S6。即便有了這個結果,蔚來去年還是開始在網路大作ES型的廣告,奧迪立刻警覺起來,向蔚來發去警告。去年秋季,奧迪將訴狀遞交到慕尼黑州法院,蔚來被起訴。"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