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 中國欲借數字絲綢之路孕育新型軟實力

2023年1月27日

德國《經濟周刊》評價俄中之間並非合作無上限的夥伴關係,而是一種單方面的依賴關係。ntv關注中國數字絲綢之路的發展可能孕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軟實力。

https://p.dw.com/p/4MnN2
北京希望通過人工智慧使無紙化全球貿易成為可能並將全球經濟提高到一個新水準。
北京希望通過人工智慧使無紙化全球貿易成為可能並將全球經濟提高到一個新水準。圖片來源: Xu Qin/Xinhua/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經濟周刊》撰文指出,缺少了中國的支持,俄羅斯的資金和技術都將斷裂。同時,北京方面聲稱的中俄之間無上限的夥伴關係並不存在。中國正在運用發揮自己的力量。

文章指出:「中國是(對俄實施)制裁的缺口。根據俄羅斯海關的統計,單純去年10月一個月,俄羅斯就進口了價值2億美元的電子元件。……一方面,北京允許俄羅斯走私者和中間商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這證明了俄羅斯軍火工業出於謹慎完全依賴這些神秘經銷商的事實存在。……所謂的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依賴關係。合作的邊界只由一方來決定:中國。」

文章描述稱,中國的官員在匿名接受西方媒體採訪時透露說,中共黨內一些精英認為普丁就是個「瘋子」。這樣的報導在俄羅斯一再引發對俄中友誼質疑的同時,也喚醒西方人的希望,期待習近平可以說服普丁在烏克蘭實現和平。

文章寫道:「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亞太項目高級研究員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對北京搖擺不定的姿態一點都不感到驚奇。他說:『北京傳遞的訊息是根據歐洲、華盛頓或莫斯科各自的接收者想聽到的內容來調整的。』……烏克蘭戰爭加深並加速了(中俄)兩國之間存在了幾十年的關係。俄羅斯提供石油、天然氣、煤炭、糧食或木材。反過來,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技術和消費品。總體而言,兩國貿易最近增加了34%,達到1900億美元,創下了新的紀錄。」

文章引述陳寒士的看法說,如果有人認為中國會為了「冒充和平締造者」而破壞與莫斯科的這種有利可圖的關係,那就太「天真」了。

文章寫道:「在莫斯科,對與中國的新友誼的期望在過去一年中大大降低了。而且相信東方鄰國可以完整替代已經失去的西方夥伴的政治家和專家也變得越來越少。」

拜登:我不認為中國非常重視普丁

中國借數字絲綢之路擴充軟實力

ntv關注中國如何通過數字絲綢之路擴充自己的實力。文章指出,北京希望通過人工智慧使无纸化全球貿易成為可能並將全球經濟提高到一個新水準。

文章寫道:「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朗哈默(Rolf Langhammer)密切關注數字絲綢之路的發展。他在一檔播客節目中說:『中國想通過這項創意將國際貿易變成無紙化。例如,文件和單據都可以打包到區塊鏈當中去,當貨物抵達港口的時候,轉賬在智慧型合同下就自動完成了。』」

「朗哈默認為,如果中國IT和金融行業的企業也加入數字化絲綢之路,那麼就有可能孕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軟實力。歐洲觀察家對這一發展持不信任態度。批評者認為中國的數據保護存在相當大的漏洞。他們擔心中國的合作會導致『中國標準』的生成,但是這一標準跟不上歐洲的數據保護法規。」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兼秘書長陸書澤(Ludger Schuknecht)認為堅持標準是關鍵。他指出,無論是在數據保護還是道路建設方面,明確國際規則對雙方都有利。他相信,中國人已經從『一帶一路倡議』最初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例如,中國比十年前更重視確保經濟實力較弱的外國合作夥伴不會在項目中債務纏身。為了自身的利益,中國今天更加重視國際標準。」

文章寫道:「基爾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朗哈默認為,中國在數字絲綢之路的擴張過程中擁有多大的包容度,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對於網路安全還缺少國際統一的標準。朗哈默擔心,中國正可能去利用這一漏洞。中國擁有足夠的頂尖計算機工程師以及海量的資金。在他看來,中國擁有比其他國家、比歐洲更快發展數字絲綢之路的最佳先決條件。」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