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 中國外交政策的"新"與"不新"

凝煉2015年12月1日

《法蘭克福匯報》從中國外交空前活躍分析西方應如何應對中國的「新」外交政策;《柏林日報》分析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意義。

https://p.dw.com/p/1HFWy
China Philippinen Wang Yi und Albert Del Rosario Außenminister
菲律賓外長羅馬裡奧會晤首次來訪的中國外長王毅(2015.11.10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B. Marquez

(德國之聲中文網)12月1日的《法蘭克福匯報》"時事"欄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分析中國現行外交政策的特點,強調指出,無論西方國家如何看待北京的外交政策,均須承認一個事實:中國是西方不可迴避的夥伴。文章從東亞和東南亞各國與中國關係的發展現狀出發得出結論:雖然至少在對相關地區的政策上,中國外交顯示出一種前所未見的、更為積極的色彩,但人們尚不能稱這一政策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新",重要的是,國際社會如何能使中國在"新"時代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多年裡,一再可以看到,人們對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總能找到某種好意的解釋,如今,除經濟界代表外,人們已超越了這一階段。……雖然一般都接受這一點:中國可以像在另外時代的其它大國一樣行動,但對中國的行為方式卻仍滿懷憂慮。例如,俗稱的"不情願的技術轉讓"便是間諜行為的另一種別致的說法。

China Bundeskanzlerin Angela Merkel in Hefei
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問合肥(2015.10.30)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Eisele

"對此,人們自然可以採取對抗態度,但不能無視中國。因此,細心分析是重要的。多年來,對試圖這麼做的人來說,北京可以說提供了各種公式和口號。最新的口號是'絲綢之路動議'。這一口號激發起人們的想像。然而,仔細審視之下,人們便看到,口號的後面並沒有一份深思熟慮的藍圖,而不過是某個國家及政府以極其務實的態度在尋求自己的好處。要是在世界地圖上分別看一看那一個個'絲綢之路項目',眼前就會出現一張大網。而這一圖像可以很恰當地描述出中國的計劃:一旦大網撒開,相關國家早晚有一天會無處逃遁。例如,歐盟就會感覺到這一點。中國在個別政治領域有目標地尋求與個別成員國牽線,而在這麼做的時候,並非完全出於北京的單方利益。

"這一做法的結果是歐盟的分裂,因為,個別國家由此淪入或極可能淪入對於中國的特殊依賴關係。

"拒絕大結盟屬於中國外交政策的基點,它奠基於歷史經驗。固定的聯盟總會以某國為對象。中國不願再以這樣的原則搞外交。……象聯合國這樣的世界共同體期待著中國這樣的大國在世界眾多衝突中擔負起責任,並採取行動。習近平之前的多屆中國政府害怕走出這一步,並以中國外交政策的另一個原則作為理由:絕不願意、絕不干涉他國內政。不過,這一立場越來越難以堅持,因為,例如恐怖主義這樣的議題早已不再是'他國'的內政問題了。在中國不平靜的西部地區,在新疆,一再發生襲擊事件,其肇事者顯然同基地這樣的組織有聯繫。

"也就是說,在世界政治的風影下尋求、通常的確也能獲得自個兒好處的那種稱心如意的時代,對中國來說也已一去不返。中國進入了世界的中心,而這當然也是該國依據其對自己的看法應該進入的地方。對世界其它國家來說,必須作出努力,讓中國進入一種相互依賴、利益交換的體系,發揮建設性作用。當然,這是否能成功,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在'積極的'意義上'與系統兼容',對此,人們目前尚有不同看法。"

"毛的後繼者深諳錢的意義"

當天的《柏林日報》"經濟"欄目上發表一篇題為"人民幣地位提高"的署名文章,評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周一做出決定,承認人民幣作為國際儲蓄貨幣的地位。作者確信,此舉標誌著人民幣在朝向具備全球意義的道路上走出關鍵一步,而實現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北京放長線釣大魚的結果:

China Yuan Währung Geld
圖片來源: Frederic Brown/AFP/Getty Images

"所有這些都依循中國政府的一項長期計劃。

"共產黨領導層很清楚,若對財政金融體系沒有強大影響力,便難以實現使中國至2050年左右上升為強國的計劃。不論是對在國際間獲得信任感,還是對做生意,錢都是基礎。

"前提看來不錯。過去5年裡,人民幣已經證明比歐元堅挺。在此期間,人民幣與歐元的兌換率上升了四分之一。毫不奇怪,當歐盟從危機走向另一個危機、財政政策一片混亂之時,從中國只傳來成功消息。

"經濟學家們已看到下一步了:真正的市場開放-並且,作為長遠目標,取代美元成為世界主導貨幣。大銀行匯豐銀行預期,中國將在兩年內使其貨幣實現全面交易化,4年內,該國就可用本國貨幣作為其一半商品交易的結算貨幣。迄今,美元在此領域是主導貨幣,-在新的世界秩序裡,美元的意義大失。……

"自強人毛澤東時代以來,中國已有長足進展。……毛自己曾自豪地說過,他根本不懂貨幣政策。錢幣不過是用於商品的一種交換手段。他的後繼者們倒是認識到了,錢也是一種強力,並且,他們也知道,如何有效地運用這一知識。"